快速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9 11:54: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设必要数量测点 每代表地段洞内钻孔1~2 个断围岩 6 内部 或多点位2~5 个测移计 点 每代表地段1~15 16 天~1 个位移7 围岩压力盒 压力 2~10 个断天,1 次月,1 次/2 天;面,每断面/天;3 个/周;3 个月以2~5 个测月,1~2 上,1~3 点 次 16 天~1 个(动式、2~10 个断天,1 次锚杆 8 轴力 电阻片2~5 个测月,1~2 上,1~3 式) 钢支支柱压力每10 榀钢天,1 次撑内9 力及计 外力 次

1~15 天,1~2 天~1 个月,1 次/天;16 1~3 次/2 天; 个面,每断面个月,1~2 次/月以上,1~3 周;3 次/月。 安设单点1~ 次/月。 测力锚杆每代表地段1~15 1~ 月,1 次/2 天;钢弦式、面, 每断面/天;3 个/周;3 个月以月。 点 次 1~15 16 天~1 个1~ 月,1 次/2 天;计或测力支撑一对测/天;3 个/周;3 个月以力计 月,1~2 上,1~3 月。 次/次/

② 现场量测要求

Ⅰ、喷锚支护施作2h后即埋设测点,进行第一次量测数据采集。 Ⅱ、测试前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Ⅲ、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极差R<0.18mm 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极差过大则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后再按前述监控量测要求进行复测。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量测数据应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位较大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Ⅳ、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监控量测资料须认真整理和审核。

③ 测点布置

为能正确反映围岩收敛情况,洞内各测点尽量靠近开挖面布置,一般测点设于距开挖面2m 范围内,测点安设保证开挖24h内及下一次开挖之前读取初始读数。本隧道Ⅴ级围岩及应急停车带地段由于地层情况较差,量测断面距离为20m,其余地段距离为50m。施工时将严格按设计资料执行。

测点拟布置如下:开挖时水平收敛布置4 点(同一高度,左右

对称2 条线),起拱线以上1.5m 处水平布置2 点,起拱线以下1.5m 处水平布置2 点。拱顶下沉测点的位置在每个断面内布置2~3 对。

地表下沉测点布置:与洞内收敛、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里程对应,地表下沉量测点集中设在隧道中线附近,每个断面设5 个测点,并在开挖面前方(H+h)(H为洞室埋深,h为洞室开挖高度)处开始设测点,直到开挖面后方60m,沉陷基本停止时结束。

⑵、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采用水平仪、水准尺配合测量地表沉降,精度可达2~4mm。用经纬仪将所有测点布设于同一直线上。测点钢筋安设就位后,表面磨平,并用钢钉等锐器在其表面冲眼标记。

将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时间-位移曲线图,并按下列方法分析。

① 当隧道净值收敛值的速度明显下降,收敛量已达总收敛的80%~90%,且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15mm/d,或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1mm/d 时,可认为围岩已基本达到稳定,此时可施作二次衬砌。

② 如果位移随时间变化异常,出现反弯点且实测收敛值超过4cm,喷锚支护出现严重变形时,及时通知施工管理人员,该段支护采取加强措施,确保隧道不坍方;严重时施工人员迅速撤离施工现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监控量测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 ⑶、地质预报

根据本标段隧道的岩性、地貌、地质构造等特征,总结出洞内地

质变化的规律,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质超前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