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6 0:33: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和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取知识。 b.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㈡教学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a.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b.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㈢教学难点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我确定“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为本课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确定教法如下:

a.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化、直观化、形象化 b.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三.说学法

鉴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过程中将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读图发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四.教学过程

(板书)a、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导入新课】 教师:多少次盛夏的夜晚,我们坐在户外乘凉,仰望那满天的繁星,常听爷

爷、奶奶讲那“天上”的故事。这里的“天上”渗透着宇宙的意思。那些曾经的故事、美好的回忆也许在你脑海里记忆犹新,请你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自己所知道的宇宙知识或神话故事传说等向全班汇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北斗星、哈雷彗星等等)

(让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也可补充:如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双子座)、农神和她的女儿(室女座)、埃及王后的秀发(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等,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上网查阅更多的星空神话。

教师承转:古人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告诉我们空间为“宇”,时间为“宙”。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

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教师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P6——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

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 ②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 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通过计算,在具体数字面前,让学生感受宇宙之大,自我之渺小。) 【师生共同总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板书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