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范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8/11 20:08: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α毒素(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血、坏死作用,最重要 β毒素——组织坏死

ε毒素——增加胃肠壁通透性 ι毒素——坏死

2、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为主)

创伤感染、伤口条件与破伤风相似,潜伏期短8-48h,局部组织坏死,产生大量气体,组织气肿(捻发音),压迫神经末梢,剧烈疼痛并伴有恶臭,最后大块肌肉坏死,毒素入血(毒血症),全身中毒症状,休克、死亡(30%)。

2)食物中毒——较轻,1-2天自愈。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由于气性坏疽发病急剧、后果严重,病原学诊断十分重要

直接涂片镜检:革兰大杆菌,白细胞少形态不典型,伴有杂菌。 分离培养鉴定 动物试验

防治原则——无类毒素特异性预防

及时清创、扩创,切除坏死组织,必要时截肢,大剂量青霉素,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和高压氧舱法联合使用。

三、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在厌氧环境下能产生肉毒毒素而引起疾病,最常见的为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病。

(一)生物学特性

G+粗短杆菌,芽孢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菌呈网球拍状,有鞭毛,无荚膜。严格厌氧,芽孢抵抗力强,肉毒毒素不耐热,100度1分钟破坏。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外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素中毒力最强者,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μg。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嗜神经毒素):作用部位位于外周神经—肌肉神经接头处,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运动神经末梢功能失调,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软瘫)。

■所致疾病

1)毒素性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食入被肉毒梭菌芽孢污染的食物,芽孢发芽繁殖,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国外以罐头、香肠、腊肠、发酵豆制品等制品为主,潜伏期短,临床表现:无胃肠道症状,为神经末梢麻痹症状、乏力、头痛,包括眼肌(复视、斜视、眼睑下垂);喉肌(吞咽困难、咀嚼不灵、语言障碍)膈肌(呼吸困难、死亡率高20-70%)。 2) 婴儿肉毒病 3) 创伤感染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检测毒素——动物试验

■加强相关食品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发病后尽早注射肉毒多价抗毒素

四、艰难梭菌

革兰阳性大杆菌,有鞭毛,有芽孢,位于次极端。是肠道 的正常菌群,长期使用抗生素,耐药的艰难梭菌可导致抗生素相

关性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

是人类的正常菌群。 一、常见有的有:

1、 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消化链球菌属 2、 革兰阴性球菌:韦荣菌属

3、 革兰阳性杆菌:丙酸杆菌、双歧杆菌 4、 革兰阴性杆菌:类杆菌属

二、致病条件(厌氧菌感染因素)

■厌氧微环境:血管损伤,肿瘤压迫等导致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 ■寄居部位改变

三、感染特征

■内源性感染,部位广泛,多呈慢性过程

■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局部、全身) ■分泌物粘稠,有色,恶臭 ■常用抗生素无效

■普通培养不长,涂片可见细菌

四、所致疾病——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腹腔、生殖盆腔、口腔、呼吸道、脑感染,败血症。

五、病原学检查——厌氧培养与鉴定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的细菌,因繁殖时有分枝生长趋势而得名。 ■特点

1、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类。

2、菌体不易着色,不易脱色,故采用抗酸染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3、无特殊结构,也不产生内外毒素。 4、所致感染多为慢性过程,破坏性病变。

5、种类多,对人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