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20:16: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读书笔记

一、沟通的最佳态度

中国人最会沟通,西方人之所以要隐私权,是因为他们不太会保守秘密的技巧。中国人沟通,扯来扯去都在讲别人的事情,绝不讲,自己的事情。

案例:比如你去香港,违反公交,被处罚,你回来根本不会讲,而会说: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傻瓜,被警察抓去。

中国人从来都不讲,所以就不必计较什么隐私权。

案例:你问一个老美:你昨天下午三点在做什么?他会说:这是我的隐私权。但你对中国人说:这是我的隐私权,你就惨了,所有的人都会怀疑你昨天在干坏事。所以你要以中国式的方式回答:昨天??下午??三点钟??我在干什么??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有一个目的,把对方活活气死,因为你根本就不该问嘛。

沟通有方法100%有效:用心听他说什么;不计较他怎么说,如果做到万事OK。

但是所有的人都做不到,大部分人反而计较他怎么说,不听他说什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这说明,别人讲的话可能是有些道理的,但这样说我就不接受。大多数人太过讲究说话的语气,态度,形式,不太讲究说话的内容。

有些民族讲法律,有些民族讲宗教,中国人只讲道理。如果你给中国人说耶稣基督讲什么,他一定说释迦摩尼讲不一样的话。对中国人说法律怎么规定,他就告诉你这个法律不合理。

中国人非常讲道理,但是中国人很容易生气,情绪很不稳定。中国人不生气的时候非常讲道理,一生气就蛮不讲理。而且中国人生气,都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都认为是别人在惹他,你惹的我生气,我还给你讲道理,门都没有。

所以沟通对中国人来讲,其实是一种情绪管理。 先做好情绪管理,再进行沟通。 案例:

丈夫下班,一进门,太太说:有三个电话,很重要,赶快去接。先生一肚子火,我辛苦了一天,让我休息一下不可以吗,电话比我的命还重要吗?然后说:电话有什么好接的,你不会接啊。

丈夫下班,太太有电话,也不敢讲,丈夫把衣服一脱,坐在椅子上,一看有三个号码,问:这是什么?,太太说:有三个电话,丈夫又火大,这么重要的电话你不给我讲,你在家跟不在家一样吗? 中国功夫:太太准备一个热毛巾,丈夫一回家,太太马上问:辛苦啦。(一问辛苦,马上说没事,如果不问,就累的要死),丈夫说:不会。然后拿个热毛巾给他。先生一定问:什么事?(因为平时没有热毛巾),太太说:没有事。(中国人没有事,就是有很重要的事。),先生边擦边说:有事情你说就好了,有什么关系。太太说:不要,让你休息一下再说。先生马上说:我今天不累,有什么事,说。太太说:有三个电话。乖乖去接。

说话最重要的是让对方听的进去,只要他听不进去,再有道理也没用。

如果讲的人,每一句话都讲的很得体,不惹对方生气,而听的人也能保持高度的冷静,心平气和的听,沟通就不是很难。

但是人是情绪的动物,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情绪的起伏,其中中国人起伏最大,我们是很容易情绪激动的民族,是不太理性的民族。但是中国人最讲感情。

案例:中国人说:太太,你的口红涂的太红了,跟你走在一起很难过。太太:那好,你找个口红涂的不红的人一起走。中国人说:你不能这样开车,很危险。太太说:你的方法也不一定管用。

中国人,只要没有面子,他就不讲理。

1

所以我们刚才说的最好的方法很难被用,所以我们要寻找其他的方法,但是有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沟通心态。 几点基本观念:

? ? ? 案例:

中国人问你吃饱了没有,跟吃饭一点关系没有。他只是来问你心情好不好。你心情好我就给你沟通,你心情不好,我暂时不跟你沟通。

问:你吃了吗?答:像你命好。对方心情不好,赶快溜。

问:你吃了吗?答:刚吃过。对方心情不错。问:和你说两句话好不好。然后一说三个小时。 问:你要到哪里去?答:谁知道?对方心情不好。

问:你要到哪里去?答:没有。对方心情很好。问:那我陪你走走?然后一路聊。

问:你的发型不错?答:真倒霉,把我的头搞成这副样子。对方心情不好。答:还不错。然后马上溜。 沟通首先是情绪引导,大家越来越开心,谈的越来越投机,他就越来越不计较,就越来越好商量。 沟通要知己知彼,首先要了解自己,我去我会生气,那就带一个人去,让他开口,你不开口,实在气不过,你先走好了。

什么时候一个人去,什么时候带一个人去,什么时候让别人去你不去,谁去沟通最好,什么时间沟通最好,什么地点沟通最好,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案例:诸葛亮吊周瑜,如果一句话不说,进去就拜,就马上被打死。如果不去,两家的仇会越结越深。所以老远就哭,意思是我来啦,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啊。哭到最后,让东吴的人觉得他是好人,和周瑜感情不错。

不能欺骗:骗到后来,没有人相信你。 也不能说心里话。直话直说容易伤害对方。 要说妥当话。话要说,但要调整到妥当的地步。

沟通不完全是语言的事情,你要能够将心比心,能够化解对方的心结,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形式,然后三两句话就解决了。

案例:刘备摔孩子,最佳沟通。对着不会听话阿斗说一句话给在场的所有的人听:为了你一个小孩子,害我差一点损失一员大将。整个赵子龙的心都动起来了,以后阿斗有难,赵云会还救。其他人也心动起来了,以后阿斗有难,不能只让老赵一个人去就,我们都要去救。大家总动员。

当领导的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现场问答:

副总总是抱怨他与总经理在一起时总经理总是让他拿主意、想办法,可有些事情他又不能拍板,怎么办?

副总和老总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副总先说,说对了,老总用人得当,说错了,老总可以纠正“唉,下次准备好再说啦”,不叫朝令夕改。有些老总总是自己说话,是很危险的,如果说出来,一大堆人反对,要不要改?不改,刚愎自用,改就是朝令夕改。

老板做了错误的决定,他自己还要发脾气,下属又不能直接反驳他,如何沟通?

当老板发脾气的时候,他就已经认识到他错了。做错事情,基层用道歉来结尾,中层用请客来结尾,高层用骂人来结尾。一个总经理骂一个业务总监,骂的狗血喷头,事后才知道骂错了,于是下次开会的时候:各位,还记得吗,上次就在这里,我开会的时候,骂了业务经理,当时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像我这种人怎么会做这种糊涂事?这个业务经理是最好的,难道我不知道吗?但是我发现他那一阵子不稳定,所以我就刺激他一下,你看,现在比谁都好。你们要好好跟他学习。

二、沟通前的心理准备

两难:

1.先说先死:站在亮处,透明化对自己不利

2

案例:

中国女士花3000元买一个东西,当你问多少钱买来的时候,答案只有一个,你猜猜看。 如果她马上讲3000元

对方马上叫起来,啊,要三千啊。 怎么了?

我买的跟你一模一样,才2500。 你那里买的? 我百货公司买的。 你什么时候买的? 昨天刚买的。 这样自己很尴尬。 如果他说你猜猜看。 2500。 你那里买的? 我百货公司买的。 你什么时候买的? 昨天刚买的。 你再仔细看看。 的确一样。 我也是2500买的。

然而不是骗人,先抵挡一下,然后去找昨天那个卖你的人,我没有给你讲价钱,只问你实在不实在,你说实在,昨天我朋友在某公司,她买的一模一样,才2500,你凭什么卖我3000,500块还我。 怪不得中国人见面就扯蛋,不讲正经话,因为先说先死是真理,然而却不能解决问题。

2.不说也死:令人怀疑,不把自己当作对手

合理:

3.说到不死:合理表达,说到和没有说一样

中国人讲是有非的成分,讲非有是的成分,讲行可以变成不行,讲不行可以变成行,阴阳文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案例:

每个人拿到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我最喜欢钱了,都是说,不要,不要,然后把钱放到兜里。中国人说不要就是有要的成分。

当一个人说要来的时候,他很可能不来,我明天不想来,说来,比较不容易伤感情,你比较容易谅解,他是想来的,只是不能来而已,一开始就说不来,那就是存心不来。当一个人想来的时候,他就说不来,结果来了,对方会很惊讶,你看人家本来不能来的,竟然来了,真是有诚意。

你在卖汽车,客人问多少钱?你不能回答你猜猜看。如果你直接回答26万,他直接就走了,因为他问过好几家了,人家都是20万,但是你不可能总卖最便宜的东西,否则无法赚钱。所以你不应该直接回答,然而你不回应,他也跑掉了。你应该这样回应:买车不要问价钱。你进来坐坐看,我们的车很舒服,很安全。然而我们的车比别人贵6万,但是没有办法,我们成本高啊,我们也一直反映,怎么比人家贵呢?他说没办法,要好就得贵啊。像先生你这个样子,根本不在乎这六万。 对中国人要旁敲侧击,然后让他自己领悟,而非单刀直入。 案例:

我们去餐馆,如果服务员要拿过菜单来看你点的菜,你就不高兴,因为他在告诉你,你快些点啊,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