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21:23: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

语动词前面,用

、为\字式:在谓\为\表被动。

如《战国策?燕册三》:“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3) 在谓语动词前面,用 “见”表被动。

如《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 、被……式:在动词前面加介词“被”表示 被动,

如《战国策?齐策》:“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 不可得也。” 5、什么是“六书” ?论述“六书”说的具体内 容,并阐述其贡献及不足

(1) 六书:是汉儒总结出来的四种造字方法和 两种用字方法(2分),包括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4分)。 (2) 四体二用:清人戴震提出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 法,这是“四体二用说”

(4分)?造字法,与

(2

汉字结构有关;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分)

(3) 贡献与局限:

贡献:“六书”在当时确实是个创造,可以说是

古典文字学领域一个丰碑。(2分)“六书”说 的建立,把人们对字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 的高度,开辟了科学地认识字形的途径(2分)。 不足:但由于汉儒接触是秦篆和六国文字,由于 时代

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所以“六书”说并不完 善,今天看来,它有不少错误和疏漏(2分)。首 先,许慎对“六书”说的某些界说含糊不清,所 下定义欠于周密。再次,汉儒缺少语言与文字关 系的科学观念(2分)。就字论字,割裂字和词、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6、论述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几种情 况,并举例分析说明。

(1) 、表示行为的状态。多带有比喻的意义,这种用法具 重的修饰色彩,

往往能使动作行为生动形象,起到比喻的修饰效果。可 “象……一样。”

如口:上崩瓦解”、“狼吞虎咽”、 (2)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方法。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 ....................................... 、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可译为“象 .................... 一样”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 、表示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可译为“在

如“而相如廷叱之。”

二、阅读题

1.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 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

? ? 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 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 乃得归。别其

? ?

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节旄尽落。 1. 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 白:禀告 嚼 徙:迁移 乳:生子、下崽 牛毛

杖:拄着

旄:牦

幽:幽禁、幽闭

齧:吃、

(每词2分,词义相近即可)

2. 找出文中同义词连用的两个例子,并解释词 义 愈益(2分):越、更(2分) 操持(2分):拿着(2分)

3. 找出文中使动用法的句子。并标出有使动用 法的字,将其翻译成

现代汉语

2.

使动用法,使 之投降(2分)

单于愈益欲降之(2分): 降,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2分):徙,使动用法, 使(武)迁移(2分)

1 ?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 侍: 在旁边陪着 掩:遮盖 雪:擦拭

庙:宗庙

妨:妨害

赐: 赐予 啖: 吃

(每词2分,共14分)

2.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说明是哪种宾语前 置的类型,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丘之闻也(2分): 否定句代词做宾语前置(2分)

翻译:(我)孔丘没有听说这种情况(4分)

3 ?找出文中的双宾语结构,指出直接宾语与间 接宾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哀公赐之桃与黍(2分):

“之”为间接宾语(2分)“桃与黍”为 直接宾语(2分) 翻译:鲁哀公赐给孔子桃子和黄米饭(2分)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文中义。

誉:美誉署:官府适:正好弈:下围棋遽: 立刻曾:曾经 对:对对子

(每词2分,共14分,词义相近即可)

2. 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难之有!(2分)理解为:有何难(2分)翻 译为:有什么难的呢? (2分)

3?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众衙役因为他年幼而忽略了他,未来得及阻止他 前进?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 之对

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 画让他做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