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及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7:03: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化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及对策

作者:鲍朱杰 沈建建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06期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加重,再加上各种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地表水的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对策措施 1 导言

地表水资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城市地表水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城市地表水污染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因此,采取增强水资源再生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并确保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实施水系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等针对性措施,定将有效改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1]。

2 城市地表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2.1 城区难以彻底截污

部分未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的地区,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此外,由于居民生活习惯,阳台落水多为洗涤污水,此类污水基本直接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河道;沿街商铺、洗车店等的排水中含有油污等污染物,也通过道路雨水管最终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 2.2 雨污污染比较严重

初期雨水对于河道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雨水在降落、地表径流过程中携带了空气中和地面的污染物,在汇入雨水管道后又冲刷混杂了管道内的沉积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随初期雨水一同进入河道,造成河道水质恶化。 2.3 河道底泥污染

在各种污染物进入河道水体后,有部分最终将沉积并逐渐富集到河道底泥中,成为河道的内源污染源。虽然可以通过疏浚等方式暂时清除,但排入河道污染物不减少,底泥污染无法根除。

2.4 骨干河道整治进展滞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区域骨干河道综合整治一般涉及投资大,按照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前期工作一环扣一环、耗时长,导致一般当年计划,隔年施工,如遇征地动拆迁推进困难,将进一步拖延工程进度[2]。

3 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的整治对策 3.1 水环境功能分区,加强源头水保护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依据。要制定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按照规划合理利用水源,规定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排污行为;搬迁或关闭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源,如畜禽养殖场等,严格控制水产围箱养殖,逐步淘汰投饵或养鱼网箱;严禁新建、扩建对水体有污染的建设项目,以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3.2 完善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

要加强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污水的收集与处理又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前提条件。今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既要满足区域水污染控制要求与相应的排放标准,也要考虑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需求。

3.3 强化水污染防治工程

利用水系之间的沟通,通过合理的调水措施,对严重污染的水体进行稀释置换,使河水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控制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实施污染防治再提高工程,这是进一步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重要措施。 3.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合理调度,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入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在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需求管理和退水管理,采取系统工程,实施综合措施,变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开环结构为各环节相互影响的闭环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首先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养鱼、养殖藻类等水生生物,其次可作为工业用水,此外还可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市政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环境。

3.5 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采取总量控制方法严格限制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严禁工艺落后、规模小、污染严重的城市企业上马。努力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办事。对其他类型的工业企业,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排放。根据不同水功能区水环境保护要求,加强水质监测,实施水域纳污总量控制,使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6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

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建立一个科学、高效、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由于目前城市水资源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管理,而“多龙治水”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这是形成目前供用水不良局面的重要原因。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重点解决水利部门与环保部门多年来在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职能交叉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水权管理,只有实现了水资源的水权管理,并通过逐步培育水市场的形式,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采用动态的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的协同控制,最适度地利用水环境容量资源。

3.7 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

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依据省级规划的要求,建立、完善城市水资源规划体系,并编制相应的专题规划。下一级规划必须符合上一级规划,并根据本地区实际予以细化,进行水功能区划,并划定水源保护区,树立标识牌,强化对水环境、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并制定辖区内水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规划。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一经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3]。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有其客观原因,提高地表水质仅仅依靠工程措施很难有持续显著的成效,必须多管齐下,在科学开展水务工程建设、加强水环境长效管理力度的同时,需要增强全社会保护水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和支持,待到人人爱水、惜水、护水之时,方是水质持续改善之始。 参考文献

[1] 谈旭初.依据污染分担率划分地表水污染类型的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4):7-8.

[2] 周建宏,钟瑞.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及调控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6):93-93.

[3] 苏艳超.浅议城镇地表水污染原因分析与保护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