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14:11: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套期保值交易策略

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同种商品的期货合约,无论现货市场价格怎样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盈利的结果,并且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规避价格风险,是因为期货市场上存在以下基本经济原理:1.同种商品的期货(或股指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标的指数)价格走势一致。2.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趋于一致(最后结算价)。3.商品(或投资组合)套期保值是用较小的基差风险替代较大的现货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的类型有:按照在期货市场上所持的头寸,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又分为卖出套期保值和买入套期保值。卖出套期保值是套期保值者首先卖出期货合约即卖空,持有空头头寸,以保护他在现货市场中的多头头寸(股票投资组合),旨在避免价格下跌的风险,通常为基金、承销股票的券商等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是套期保值者首先买进期货合约即买多,持有多头头寸,以保障其在现货市场的空头头寸,旨在避免价格上涨的风险,通常为资金头寸较为紧张的机构投资者采用。三、套期保值的比例

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数量按照下式计算:

买卖期货合约数=现货总价值÷(期货指数点*菖每点乘数)*菖β系数。 而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步骤为: (1)需要套期保值的场合

评判是否需要对股票头寸进行套期保值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股票头寸买卖的灵活性;二是股票头寸受系统风险因素影响的程度。如果一个股票组合规模不大,股票数目也不多,并且愿意持有的时间也很有弹性,那么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很灵活地操作,可以考虑不进行保值;相反,如果持有的头寸庞大,股票构成复杂,而且需要持有较长时间,则可以考虑套期保值。

在股指期货推出前,机构投资者缺乏套期保值的工具,市场系统风险无法克服。由于众

多基金仓位并不能因为市场大幅波动而进行重大调整,许多基金即使知道未来行情可能要大跌,但受制于相关法规约束,并不能越过一定比例的资产配置在股票上的硬性规定。因此,对于股票型基金而言,随着股指期货推出,随着做空机制的引入,基金经理可在持有股票组合的情况下,适当采取做空期指,回避下跌导

致现货资产下降的系统性风险。但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由于自身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有限,股指期货并不适合他们参与。具体地说,有如下情形需要套期保值: a.基金等理财机构(仓大,不能快速脱身;新发基金的快速建仓) b.股改或IPO限售股东(“大小非”急需套现,但时间未到) c.控制权或者特别有信心的重要股东(股票可以卖,但不愿意卖) d.机构网下配售新股(在持有期限内) e.个股庄家(仓位大,不能快速脱身) f.个股停牌(想卖卖不了)开股东会等停牌:

g.当天进去(T+1)h.红利送股、配股、增发(上市前)i.可转换债券(有转股溢价后)j.IPO的上市时机的把握。

(2)确定采取空头套期保值还是多头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可分为空头套期保值和多头套期保值,多头套期保值适合那些需要在未来某个时间买入股票组合的投资者,通过买入股指期货合约来规避股票组合买入成本的不确定性。空头套期保值适合目前持有股票组合,但会在未来某个时间卖出组合或计算组合价值的投资者。为防止股市下跌造成未来卖出股票的收入减少或股票组合账面损失,投资者可以卖出股指期货合约。 (3)选择哪个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月份包括当月、下月和随后两个季月,因此,在套期保值过程中有一个合约选择的问题。选择合约首先应该遵循月份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当然,市场上不存在与现货完全一致的期货合约,因此基差风险总是存在的。其次还要考虑期货合约的成交活跃度,如果按第一个原则所选合约为成交十分清淡的远月合约,虽然基差风险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其成交量可能无法满足保值的要求,从而导致套期保值失败。因此可以选择成交活跃的近月合约,当近月合约进入交割期时,平掉该合约而将保值头寸转到下个活跃合约。 (4)确定套期保值规模

在进行套期保值时,需要确定买入或卖出多少张期货合约,即要确定套期保值的规模。实际上,只要知道了一个单位的现货应该用多少张股指期货合约,即套期保值比率,就可以确定套期保值的规模。

(5)入市建仓

在选择好期货月份合约,以及确定好用于套期保值的股指期货合约数量之后,就可以进入市场买卖所需期货合约。建立期货头寸,按照中金所股指期货交易规则规定,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时,需申请套期保值额度。 (6)结束套期保值

如何结束套期保值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选择保值结束的时间。一种方法是选择与现货股票组合操作的实现一致,即在了结现货股票头寸的同时结束期货保值交易。另一种方法则对结束时间进行策略性的选择,当投资者认为市场发展趋势比较明朗,而且是朝着对他现货头寸有利的方向发展,此时虽然还不到了结股票组合的时间,但仍可以选择结清期货头寸,提前结束套期保值。

而我们所谓套期保值策略,是指在现货市场持有多头(或者空头头寸)的避险者,通过卖出(或者买入)相应数量和品种利率期货合约,可以避免市场利率的短期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锁定现有(或者即将建立)的投资组合市场价值的目的。我们举一个简化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利率期货可以起到规避利率风险的作用。假定在5月15日,某基金经理持有面值为100万元的10年期国债,并打算在6月15日售出。在此期间,该基金经理担心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为了避免利率提高的风险,该基金经理在期货市场上卖出10张面值为10万元,并将在6月15日到期的10年期国债期货。一个月后,投资者在现货市场上卖出长期国债,并买入期货合约平仓。不出所料,6月15日市场利率上升,投资者在现货交易中受到了损失。但是,由于利率提高,期货合约价格下跌,投资者买进合约所支付的价格,比他在卖出合约时所得到的价格低,因此,在结束期货交易时,他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像这种情况,交易者不受利率变动影响的目标达到了,但也无法享受利率变动带来的利益。上例只是一个非常简化的例子。在实际中,由于整数倍合约的限制以及现货和期货的差异,完全无风险的对冲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期货的到期日和现货头寸的实际买入或者卖出日往往不一致。由于以上原因不能完全规避目标组合的市场风险时,该策略为“交叉对冲”策略。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中的风险及规避手段

对一般保值者而言,所要保值的资产不会和指数成份股及数量完全一致,这就存在交叉保值的风险。所谓交叉保值风险,是指投资者所要保值的资产并不是所使用的股指期货的标的资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两类资产的价格走势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导致了风险。除此之外,即使投资者要保值的资产与股指期货的标的资产一致,但是保值资产的价值与股指期货价格的走势也很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形。也即基差风险。因此,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风险可以分解为交叉套期保值风险和基差风险。为了规避基差风险,应当尽量使保值期与期货合约到期日保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