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上海五四制语文八上《19短章一束》word教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0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短章一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情感美和哲理美。 2.了解现代诗的结构特点,感受其韵味、意境,找出诗歌中触发作者情感的意象。 3.培养热爱诗歌,创作诗歌,表达自我真情。 【课文提示】

1.《短章一束》收录5首现代诗,都是语言简洁、明白、晓畅又含义丰富的代表作品。 2.诗歌贵品。只有品出诗歌形象美,才能懂得诗歌、喜欢诗歌。 【朗读课文】 《红叶》 【思维训练】

1.触发作者诗情的是什么? 红叶—霜—绿色

2.如何理解“掷到脚跟前”?

“掷”写出了秋风强劲、枫叶零落的情状,描绘了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 “脚跟前”暗含抒情主人公“我”,自然引出下面的感受。 3.诗人对“秋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4.“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中,“绿”“红”“霜”各有什么含义?

“绿”象征生命蓬勃生长。“红”象征奋斗、流血牺牲。“霜”双关,明的是借代寒冷,暗喻人生的曲折、考验。这三个词,还形象地写出了“绿”与“红”二者内在的必然联系。

5.诗人对生命有什么新的感悟?

普通的生命只有经历寒霜的考验才能有火热、艳丽、可爱的颜色。 6.你从这首诗歌获得什么启发? 人生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所成就。 【朗读课文】 《雨》 【思维训练】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1.作者由雨滴联想到什么? 雨滴——葡萄——蜜——酒

2.把雨滴想象成“熟透了的葡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有什么好处? 比喻。

不仅形象鲜明的写出雨滴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而且传达了雨的重量。 3.作者为什么要把雨滴想象成“葡萄”?

因为葡萄与下面的“蜜”和“酒”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这样,不仅达到了集中地表现事物的目的,而且把现实生活想象成正在酿造的蜜和酒,流露了诗人从生活中感受到的亲切和对未来的神往。

4.五月的雨滴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带来什么?

它给人们带来希望与期待——只要善待生活,生活就会像蜜那样甜、像酒那样令人陶醉;只要热爱生活,生活就会有无私的反馈。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故乡》 【思维训练】

1.诗歌中的“霜”是指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霜”是指李白的诗歌《静夜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由此勾起作者的思乡愁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之情 2.“一条小路”可以理解成什么?

“一条小路”即一条回家的路,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思绪,对故乡和母亲的深切思念。 3.“我是她的故乡”中,“故乡”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故乡”是指的对象。

4.“我是她的故乡”这句有什么深意?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出母亲一生守望子女、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的情状,赞美了母爱的伟大。因此,使本诗在以“故乡”为题的作品中,别开生面,独辟蹊径。

【朗读课文】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我》 【思维训练】

1.“我,一团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有什么作用? 比喻。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充满激情。

2.这首诗歌中,“灼人”、“自焚”分别暗喻什么?它们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灼人:暗喻感染、点燃别人。 自焚:暗喻为他人奉献自己。 灼人:表现了作者的热情待人。 自焚:表现了作者的自我牺牲精神。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甘于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思想情感。 【朗读课文】 《断章》 【思维训练】

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

本诗的意象有: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人、明月、窗子、梦。 2.如何理解诗歌的第一节?

当你站在桥上把周围一切当成风景来欣赏的时候,楼上的人也把你当作风景的一部分来欣赏。

3.如何理解诗歌的第二节?

当月光洒满你的窗户,你的形象又进入别人的梦境。 4.如何理解“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在看风景时,已经成为别人眼里的一道风景线,一个美妙的梦境。 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世间人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相互作用。 【背诵课文】 1.背诵《雨》。 2.背诵《断章》。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预习《采莲曲》: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小结】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