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设计“减速器箱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22:2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设计“减速器箱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4000件)

2012年3月30日

序 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夹具设计是我们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而机床夹具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它们的研究对机械工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箱体是机器和部件的基础零件,由它将机器和部件中许多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彼此能协调地运动。常见的箱体零件有:各种形式的机床主轴箱。减速器和变速箱等。各种箱体类零件由于功用不同,形状结构差别较大,但结构上也存在着相同的特点,如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精度较高、有许多紧固螺钉定位箱孔等。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要加工孔的孔轴配合度为H7,其中Ⅰ轴的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2.5um,圆柱度为0.010mm ,同轴度为0.025mm。Ⅱ轴的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1.6um,圆柱度为0.008mm,同轴度为0.025mm,两轴孔的平行度为0.025mm。

其它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12.5um,锥销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1.6um。盖体上平面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12.5um,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

3.2um,机盖机体的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1.6um,结合处的缝隙不大于0.05mm,未注明的倒角为2×45,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12.5um。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箱体零件的毛坯通常采用铸铁件.因为灰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减震性以及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切削性能,价格也比较便宜。有时为了减轻重量,用有色金属合金铸造箱体毛坯(如航空发动机上的箱体等)。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有时也采用焊接毛坯。

毛坯的铸造方法,取决于生产类型和毛坯尺寸.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多采用木模手工造型;在大批量生产中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毛坯的精度较高.箱体上大于30~50mm的孔,一般都铸造出顶孔,以减少加工余量由于铸铁容易成形,由于铸铁容易成形,切削性能好,价格低廉,且抗振性和耐磨性也较好,因此,一般箱体零件的材料大都采用铸铁。

(二)基面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

选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2)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3)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4)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粗加工。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箱盖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箱盖零件图分析可知,主要是选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