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教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1:15: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项一 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专项二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专项三 诠释两大高考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专项一 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它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指明了今后政治思想道德工作的基本方向及基本准则。也就是要求:在国民教育的全部环节过程中,应高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学历史教学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学习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核心价值观和知识、能力、方法,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聚集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实现专项提能突破。

素养一 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

一、坚持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 二、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 三、坚持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

素养二 时空观念——学科核心思维,高考考查着力点 一、时空观念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 二、时空观念的阶段性——时序空间,不同特征 三、时空观念的综合性——纵横联系,不可分割

四、时空观念的多样性——直接呈现,隐性暗示 素养三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支撑点 一、科学性原则——史料的可靠性“论从史出” 二、典型性原则——论据的充分性“史论互证” 三、系统性原则——论证的完整性“史论结合” 素养四 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

一、发现问题——“分析比较”掌握史实 二、还原情境——“推理判断”说明现象 三、反思结论——“转换思维”评论观点

素养五 家国情怀——学科核心价值观,高考考查切入点 一、优良传统——从家到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二、古为今用——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 三、以史为鉴——追求公平正义,捍卫自由平等 四、寸心载世——倡导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素养一 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

考查立足点

(对应学生用书第102页)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总览——核心素养解读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1.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

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6)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宜用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 2.在综合能力方面考查

(1)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儒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