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传统诗词之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5:5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传统诗词之美

政治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 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传统诗词之美, 2017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传统诗词之美,2017 年高考政治必考热点。希望对大家 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政治网。

2017 年 4 月 15 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落下帷幕。《中国诗词大会》 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 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传统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 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塑造人生。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诗都 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诗词本身涵纳了关于节日的丰富的传统习俗,读之能触摸到 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读之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诗词涵盖不少 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其值得继承和发扬。社会发展的步伐 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古诗文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提 升的力量。

3.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诗是记载人类生命文化最早的文学形式,它 给人类巨大的精神支持,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强大的文化精神,对社会历史产 生深刻影响。

4.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 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统中华民族文

1

[键入文字]

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5.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诗词本身经历的变迁和发展,始终都在 记录着时代的面目,它本身固有内容的凝练性、结构性跳跃性和本身字词的韵律节奏 性,让它区别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而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古代诗歌更加光彩夺 目,熠熠生辉。

6.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诗 词作者来说,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语言是用来塑造诗词艺术形象的工具,也是沟通诗 词作者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促进诗词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7.大众传媒的作用。从汉字听写大会,到谜语大会、成语大会,再到诗词大会,媒体 人一次再一次地通过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让与国家要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成风化雨,引爆全民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

8.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 5 万多首诗、2000 多个诗 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 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 9.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一要继承。二要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民 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坚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义务。创 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有利于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成为我们最美的文化 根。

10.教育的作用。李白的《静夜思》可以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锄禾》能教育学生 们从小爱惜粮食,《游子吟》能让学生体会母子之间的拳拳深情,学会感恩,等等。这 些道理,通过教育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体会和 领悟。

11.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 文学宝库中最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国诗词大会》取得的丰硕成 果,体现了国家媒体文化的重要担当。这说明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

[键入文字]

12.中华文化的特征。不论是参赛选手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让大 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双峰并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和高 峰。

1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和精神动 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教材大幅增加传统篇目,不论从继承 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心灵成长的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关键。我国每年通过各种媒体发表的诗词作品数量是《全唐诗》的十多倍。重 视古诗文,吸纳古人之长,在古人的基础上立异和升华,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教育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可通过情景剧等方式将晦涩 难懂的古诗文翻译成生动有趣的白话文,减轻孩子对古诗文的内心恐惧感。也可将古 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让孩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 的独特魅力。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汉语本身 是一种美的语言,具有抑扬顿挫四声,富于音乐性,使得古诗富有音韵美、节奏美。 通过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 3.普遍联系的观点。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诗 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如古诗中有大量书写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 的诗词,这些诗词本身涵纳了关于节日的丰富的传统习俗,读之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 淀的传统文化。

4.永恒发展的观点。古诗文是中国人、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 来的文化精华、道德精华、思想精华和价值精华,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吸收世界文明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