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变函数论教案第二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9:4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点 集

在第一章里,我们介绍了一般的集合的基本知识,给出了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性质. 而实变函数课程研究的函数是定义在n维欧几里得空间Rn的子集上的实值函数,因此,有必要对

n着重讨论Rn中的点集所特有的一些性R中的点集作进一步的讨论. 本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

质.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Rn中点集也是集合,因而,在第一章关于一般的集合的所有结果对Rn中的点集都适用,但Rn中的点集所具有的许多特殊性质,对于一般的集合就不一定成立了.

§1 度量空间,n维欧氏空间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Rn中点集的直径,区间概念,掌握邻域的概念及性质。

本节重点:距离空间、距离概念,Rn 的几种常见距离规定方法,邻域的定义方式及性质。

在解析几何和数学分析中,我们已经对一维欧几里得空间R1(即R,实直线),二维欧几里得空间R2(即实平面)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R3(即现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现在,我们讨论n维欧几里得空间.

定义 设n是正整数,由n个实数构成的有序数组x?(x1,x2,?,xn)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n维点集,记作Rn,即Rn?{x?(x1,x2,?,xn):xi?R,i?1,2,?,n}.

为了深入研究n维点集Rn中邻域、有界集、点列收敛等概念,需要对Rn中的点之间定义距离. 为了使问题讨论适用于更广泛的情形,我们对一般的集合给出距离的概念.

定义 设X是一个非空集合,如果对于X中任何两个元素x,y,都有一个确定的实数,记为?(x,y),与之对应,且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i)非负性:?(x,y)?0,而且?(x,y)?0当且仅当x?y;

35

(ii)对称性:?(x,y)??(y,x);

(iii)三角不等式:?(x,y)??(x,z)??(z,y),这里z也是X中任意一个元素. 则称?是X上的一个距离,称?(x,y)是x,y之间的距离,而称X是以?为距离的距离空间(或度量空间). 记为(X,?).

对于Rn中任意两点x?(x1,x2,?,xn),y?(y1,y2,?,yn),定义实函数

12,(ii),(iii). 称?为Rn上?(x,y)???(xi?yi)?,则?(x,y)满足距离的三个条件(i)

??n?2?i?1的欧几里得距离,称(Rn,?)为n维欧几里得空间.

定义1 设P0?Rn是一固定点,??0为一实数,则集合{P:?(P,P0)??}称为以P0为中心的?邻域,记作U(P0,?).

?称为邻域的半径,P0称为邻域的中心,某邻域当不需要指出半径时,可以简单地说是P0的某邻域,记作U(P0),显然,在R,R2,R3中的邻域U(P0,?),就分别是以P0为中心以?为半径的开区间,开圆和开球.

容易证明邻域具有如下基本性质: (1)P?U(P);

(2)对于U1(P)和U2(P),存在U3(P)?U1(P)?U2(P); (3)对于Q?U(P),存在U(Q)?U(P);

(4)对于P?Q,存在U(P)和U(Q),使U(P)?U(Q)??.

n定义2 设{Pk}是Rn中一个点列,P0?R,如果当k??时,有?(Pk,P0)?0,则

称点列{Pk}收敛于P0,记为limPk?P0或Pk?P0(k??).

k??用邻域的语言来说,就是:

?limPk?P0?对P0的任意邻域U(P0),存在K?N,使当k?K时,Pk?U(P0) k??用“??N”语言来说,就是:

?limPk?P0?对任意的??0,存在K?N,使当k?K时,?(Pk,P0)??. k??36

定义3 设A,B是两个非空点集,A与B的距离定义为?(A,B)?inf?(P,Q).

P?AQ?B定义4 设A是非空点集,A的直径定义为?(A)?sup?(P,Q).

P?AQ?A定义5 设E为Rn中一点集,如果?(E)??,则称E为有界点集(空集也作为有界点集).

显然,E是有界集?存在常数M,使对任意的x?(x1,x2,?,xn)?E,都有

|xi|?M(i?1,2?,n,. )

E是有界集?存在常数K,使对任意的x?(x1,x2,?,xn)?E,有?(x,O)?K,其中

nO?(0,0,?,0)为R的原点.

定义6 点集{(x1,x2,?,xn):ai?xi?bi,i?1,2,?,n}称为Rn中的开区间;如果把其中

?,n),则称为Rn中的闭区间;如果把不等式都改为的不等式都改为ai?xi?bi(i?1,2,ai?xi?bi(i?1,2,?,n)或ai?xi?bi(i?1,2,?,n),则称为Rn中的左开右闭区间或左闭

右开区间. 当没有必要区分上述各种区间时,统称为区间,记作I,bi?ai(i?1,2,?,n)称为

n,区间I的体积,记为|I|,|I|?I的第i个“边长”

?(bi?1i?ai).

§2 聚点,内点,界点

教学目的:通过对欧式空间中特殊点(聚点,内点和界点)的概念的讨论,为本门课后

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重点: 聚点、内点、界点的定义及等价命题。

对于Rn中的点集E和Rn中的点P0,研究P0相对于E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P0附近根本没有E的点; 第二,P0附近全是E的点;

37

第三,P0附近既有属于E的点也有不属于E的点. 针对这三种情况,用邻域概念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1 设E?Rn,P0?Rn

(1)若存在某一?0?0,使U(P0,?0)?CE(或U(P0,?0)?E??),则称P0为E的外点.

(2)若存在某一?0?0,使U(P0,?0)?E,则称P0为E的内点.

(3)若对任何?0?0,总有U(P0,?0)?E??且U(P0,?0)?CE??,则称P0为E的界点.

从定义可以知道,E的内点属于E,E的外点不属于E,E的界点可以属于E,也可以不属于E;E的外点也是CE的内点;E的界点也是CE的界点.

如果考虑在点P0的附近是否总是“凝聚着”点集E的点,又可以定义两种类型的点.

n定义2 设E?Rn,P0?R

(1)若对任何??0,P0的?邻域U(P0,?)中都含有E中的无穷多个点,也就是说

U(P0,?)?E是E的无穷子集,则称P0为E的一个聚点.

P0,?0)?E{?P}0(2)若P0?E,但P0不是E的聚点,也就是说,存在某一?0?0,使U(,

则称P0为E的一个孤立点.

应当注意,E的孤立点必属于E,但E的聚点可以属于E,也可以不属于E. 从定义可以看出,E的内点必为E的聚点,E的孤立点必为E的界点. 反过来却未必成立.

n定理1 设E?Rn,P0?R,则下面三个命题是等价的:

(1)P0是E的聚点;

(2)对任何??0,在U(P0,?)内至少含有一个属于E而异于P0的点; (3)存在一个各点互异的点列{Pn},使Pn?P0(n??).

证明 (1)?(2),设P0是E的聚点,则对任何??0,U(P0,?)内都含有E中的无穷多个点,因此,在U(P0,?)内至少含有一个属于E而异于P0的点.

38

(2)?(3),设(2)成立,则在U(P0,1)内有一个点P1?E而异于P0,令那么在U(P0,?1)内有一个点P2?E而异于P0,由?1的定义,知P2异?1?min{?P(1P,0),,}21于P1,令?2?min{?(P2,P0),},同样,在U(P0,?2)内有一个点P3?E而异于P0,且P3与

31P2和P1都不同. 这样继续下去,得到一个互异点到{Pn},满足?(Pn,P0)?1n?0(n??).

(3)?(1),设存在一个各点互异的点列{Pn},使Pn?P0(n??),则对任何??0,存在K?N?,当n?K时,Pn?U(P0,?),因为{Pn}是互异点列,所以在U(P0,?)中有无穷多个点{PK?1,PK?2,?}?{Pn}?E. 这样P0是E的聚点.

上述的三个命题既然是等价的,那么(1),(2)和(3)都可以作为聚点的定义. 其中(3)告诉我们,点集的聚点必为E中一个互异点列的极限,因此,也常把E的聚点叫作E的极限点.

根据上面引入的概念,对于一个给定的点集E,我们可以考虑上述各种点的集合,其中重要的是下面四种:

定义4 设E?Rn

(1)称E的全体内点所成之集为E的内部,记为E0; (2)称E的全体聚点所成之集为E的导集,记为E?;

(3)称E的点及其聚点的全体所成之集为E的闭包,记为E,即E?E?E?; (4)称E的全体界点所成之集为E的边界,记为?E.

关于点集E的闭包E,我们有E?E??E?E??E?E??E的全体孤立点. 尽管E的表示形式不同,但本质特征在于:若P?E,则在P的任一邻域U(P)内都至少有一点属于E.

根据这一特征,可以得到下面闭包与内部的对偶关系:

0结论 设E?Rn,则CE?CE,CE?(CE).

00证明 设P?CE,则对P的任何邻域U(P),都有q?E,亦即对P的任何邻域U(P),都有点q?CE,由闭包的本质特征,P?CE,这样,CE?CE.

又设P?CE,则对P的任何邻域U(P),都有点q?CE,所以P?E0,P?CE,这样CE?CE,所以,CE?CE.

00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