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1:19: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2.体会“人和”在战争和治国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幕布徐徐开(激情导入)

1.二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写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精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幻灯片2) 二、扶槛入文来(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幻灯片3)。

孟子: 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

主张:“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暴政,反对战争。

《孟子》:共七篇,记录孟子与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 《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三、与之初相识(阅读初体验)

(过渡语:宋代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下面请大家一起走进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听读课文,幻灯片4)

1、读熟课文。⑴第一遍,要求: 读音准确(幻灯片5)(生读后,教师再指名让学生读一读重点字字音)

⑵第二遍,要求:读准节奏(教师先出示节奏,生再读。)(幻灯片6)

⑶全班齐读。

2、读懂文意。(自主学习、展示)

⑴学生自己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⑵检查生疏通文意的情况。(让学生先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再翻译句子的意思,全文分五张幻灯片完成。幻灯片7——11)

3、再次全班齐读课文。

四、冥然深味之(品读探究)(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 四、行至水云间(拓展延伸)

你认为 “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五、余音绕梁绝(小结感悟):

(大到国家,小到集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实例 分析论点: 守城胜利 攻城胜利 类 推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治国道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