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1:26: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课 《课 程 表》 一、教学要求:

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

二、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三、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四、教学时间: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二、制作“课程表”。 1、展示“课程表”作品。 2、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 (2)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 (3)粘贴好外壳,完成。

3、学生小组内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难点。 (1)怎样粘贴一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 (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 4、全班交流反馈。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课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 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制作中的体会。 四、延伸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并初步掌握了让纸玩具动起来的小窍门。 介绍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体现简单抽拉连动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能制作什么抽拉纸玩具。

教学反思: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一个“精”字,突出一个“动”字,由灌输性教学变为趣味

2

性教学。不论什么学科都要讲究美感,写诗歌,要讲究音韵美,节奏美,下棋,要讲究棋形美。当然,劳技课教学也应遵循审美规律。例如,学习刺绣、编织、配菜、缝纫等,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能,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巧。学生的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3

第二课 《排 气 扇》

一、教学目标: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事先做好一个排气扇、纸风车,做展示用,录音机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纸风车”

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的呢?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干什么?

2展示各种风车的图片

提问:风车与电风扇有什么区别?

4

3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

二、制作排气扇 1、讲解制作步骤 1) 剪下各部件 2) 划线后切刻 3) 粘合

4) 将风叶放入箱体,并以竹棒代轴插入 5) 粘上箱盖。

制作难点:

(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要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 (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

2、玩“排气扇”,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1、展出作品,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

教学反思: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特点,每次操作比赛选几名上台表演,让多动手来促进动脑。这种做法能激发全班学生来学劳技课。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有位家长说:“学校现在开设的劳技课,不是我们以前学的农基课。学习它,不仅不会影响孩子其它文化课,反而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