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6页)精品教育.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23:09: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课程教学设计】 《分子与细胞》

第4章

Ⅰ、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方面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体会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2、联系书上与细胞膜有关的疾病进行资料搜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世界观。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三、能力方面

1、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 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Ⅱ、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主动运输 Ⅲ、知识结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小分子或离子:

(1) 被动运输:

① 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② 协助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2) 主动运输: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2、大分子或颗粒:

(3) 胞吞 (4) 胞吐

Ⅳ、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复习导入→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技能训练→课外拓展。首先介绍物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 1 页

理上的扩散现象,得出扩散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再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就不困难。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教学过程既要突出学生的主要参与,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教学内容要增加直观性,促进学生理解。例如,教学中呈现“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现象,提出“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再指出载体蛋白的作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接着列举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的科学数据,提出这些物质为什么能够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问题,进行解释,多媒体展示并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被动运输的概念也可在此对比总结),说明主动运输的意义。最后可让学生列表总结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上述我们学习的是生物膜对小分子的转运,若出现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生物膜如何转运?由于胞吞、胞吐属于主动运输,所以让学生看动画,并且与主动运输比较,胞吞、胞吐不难理解。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问题探讨”中第3道讨论题,应该充分重视。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中已说明Ca2+、Mg2+能跨膜运输,而本节“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离子不能通过脂双层,学生可以就此提出问题。2、可以采用比喻或类比的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如“逆水行舟”等。3、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4、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Ⅴ、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复习导入问题)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回忆并回答( 1、脂质和蛋白质 1、膜主要由 构成,其基本支架是 ;磷脂双分子层 2、流动性;不均2、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质具 ,蛋白匀的3、选择透过性) 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分布是 。 3、细胞膜对于物质进出细胞具 有 。(膜的功能特点) 第 2 页

展示现象: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就变蓝即为扩散。 以“浓度差”为出发点,让同学列举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扩散作用。 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如自由扩散)容易自由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有无例外?请看动画 观察表4-1 是否需要能量 是否需要载体 运输方向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上述我们学习的是生物膜对小分子的转运,若出现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生物膜如何转运?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啐片及衰老红细胞,这些物质或结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够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这是为什么?3、观察左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请尝试作出回答;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组进行讨论 回顾、感知、认同 从自己的呼吸实际回答并延伸回答其它物质的扩散作用。 尝试解释“问题探讨”中的第2问 思考表格中数据,观察动画,分析并回答:这些矿质元素离子为何能逆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特点及重要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三种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 边看动画边思考并讨论:胞吞(或内吞)与胞吐(外排)的特点,并与主动运输进行比较 引起兴趣,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由易到难,由感知到抽象 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强调载体蛋白的作用并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及比较、归纳能力 师生共同归纳知识要点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解和直观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获得知识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