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0 孤独之旅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6:50: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0 孤独之旅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3、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一学习时间 自主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2.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3.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5.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Ⅰ.教材助读 一 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你认为还要补充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知识链接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该小说曾获“宋庆龄文学金奖”。它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学习、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充满了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小说共有九章,其结构独特,每一章(或题目相同的两章)在几个主要人物贯串始终的前提下,着重刻画一个人物的成长。其中《红门》就是以杜小康为主要描写对像。

杜小康曾经是村里富户的独子,曾是“草房子”里的“领头羊”,让全班同学敬仰的“大班长”,在经历了家庭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之后,不但承担了“失学”的痛苦,还不得不跟随父亲,踏上了“挽救家道”的“孤独之旅”。 三 整体感知

(1)请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请说出自己的想法。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题目解析: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但是它永不会一帆风顺,它往往会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和泪水。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孤独,就是宝贵的一笔。选文以“孤独之旅”为题,既能展现杜小康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人定胜天的力量,也揭示他克服和战胜困难,变得成熟与坚强的深刻主题。 Ⅱ.预习自测

二学习时间 新知探究案 Ⅰ.学始于疑--- 我思考 我收获 一、整体把握

1、从文中色画出体现“孤独”的词句:

2、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的

3、浏览课文,完成下表 时间 刚离家时 安新家后 暴雨将歇时 人物 父亲 儿子 父亲 儿子 父亲 心态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