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12.整理)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18:1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键入文字]

七上地理复习题集 海华学校 。 2015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蓝色表示 ,绿色表示 ,黄色、褐色表示 。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海拔高度由高向低凸出的是 ,由低向高凸出的是 。

中部低,周围高的闭合曲线是 ; 河流肯定发育在 里,瀑布一般出现在 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铁路、公路线路的选择一般沿 建设,水库的选址一般是在水量丰富的 地带。

4、下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并说出其它部位名称)

右图为一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甲、乙两处有一处形成了小河,这条小河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 )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北向东南 6、图中两山头的相对高度是 ( ) A、268米 B、328米 C、60米 D、596米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

7、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8、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面是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等高线图 EF 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

10、上图中,从E处上山容易还是从F处容易? 处,原因: 。 11、读右图,回答问题:

①当图中A点气温为18.2℃时,B点

应为 ℃(仅从地形考虑) ②图中地区欲建一水库,那么水库大坝

应建在什么地方最合适?(请在图上用//标出) ③甲村计划在C点建一造纸厂,你认为是否 合适? ,理由: ④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如果根据

行政管理的需要,将甲、乙两村合并到其中的一个村落,你认为应合并到哪一村合适? 理由: 。

6

[键入文字]

七上地理复习题集 海华学校 。 2015 1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清河画有甲、乙两条支流,其中支流 画错了, 原因是: 。

②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从 方向到 方向。 ③A与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④计划修建一条连接李庄与宋庄的公路,现有方案①和 方案②两条线路,如右图所示。你认为哪条线路合理? 为什么?

13、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最大的盆地是 ,最大的高原是 最高的高原是 ,最大的湖泊是 ,最长的河流是 , 最长的山脉是 ,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最高大的山脉是 。 14、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15、地球上的火山、地震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 成数十万伤亡,损失惨重。地震发生后,国 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国人民万众 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材料二:六大板块示意图。

①地震发生后,为及时救治伤员,一批急救药 从北京、上海等地运往成都,指挥部采用了 的运输方式。

②有记者拍摄到牌照为“湘X”开头的运输车队正赶往灾区,该车队来自 省。 ③写出图中的板块名称:a 板块; b 板块。 ④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乘汽车逃命 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⑤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结合示意图,说明汶川地震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课本48—53页)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在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以后,世界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 大关。 2、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不断降低。 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 4、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 ②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 ,最低的大洲是 5、世界人口绝大部分住在 纬度的沿海地带,

①其中亚洲 和 、欧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 为人口最为稠密区。 ②原因是这些地区位于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的平原和盆地。

6、人口稀少的地区: 、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

7

[键入文字]

七上地理复习题集 海华学校 。 2015 7、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_____ __÷____ ___ 8、世界人口问题: ①人口过多出现的问题:给经济发展造成压力,交通拥挤,使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②人口过少出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国防兵源不足。 9、人口的增长应与 相协调,与 相适应。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课本54—55页) 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①黄色人种分布:主要在 , 还有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②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③黑色人种分布: 。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本56—59页)

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2、拉丁美洲地区,巴西通用 语,其他多数国家为 语。西亚和北非通用 语。 3、世界三大宗教:

①基督教:经典为《 》,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 洲、美洲和大洋洲,教堂是高高耸立的。

②伊斯兰教:经典为《 》,主要分布在亚洲 部和 部、非洲北部和东部。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中国穆斯林以 地区相对集中, 是祭祀场所。

③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典型建筑为 。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课本60—65页) 1、种类: 和 。乡村又包括村庄和集镇。 2、乡村民居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寒冷地区民居 湿热地区民居 北非的平顶屋 民居建筑风格 窗小、墙体厚实、屋顶大多高耸 窗大、墙体单薄、屋顶大多坡度大 窗小、墙厚、屋顶大多为平顶 当地气候特点 严寒 高温多雨 干旱、气温日变化大

寒冷地区的民居多注意 ,而炎热地区的民居多注意 。 我国云南的传统民居多竹楼是因为 ,而西亚、北非的民居屋顶多平顶则是因为 。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课本67—70页) 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多变、不稳定 相对稳定 8

[键入文字]

七上地理复习题集 海华学校 。 2015 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 ,蓝色表示 ,绿色表示 。 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被污染的越严重。 4、天气符号的识别: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课本71—77页) 1、气候的两个要素: 和 。

2、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南半球大陆上 月最低, 月最高。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等温线大致和纬线(经线、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 ,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② 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 。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纬

度因素。

③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不同、相同)

a夏季气温,陆地 ,海洋 ;b 冬季气温,陆地 ,海洋 。 ④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气温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4、最炎热的大陆是 洲,最寒冷的大陆是 洲。

5、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6、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 雨、 雨、 雨。 ②世界“雨极”是 ,其降水类型属于 雨。 7、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较 ,两极地区降水较 ;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 ,大陆的西岸降水 。 8、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本78—86页)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2、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就越 ,纬度高,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就越 。

②季气温高的原因:因为夏季太阳高度大 ,太阳辐射 ,地面得到的热量多 。 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因为冬季太阳高度小 ,太阳辐射 ,地面得到的热量少 。 3、人类活动与气候

①全球的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 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排放出的

9

[键入文字]

七上地理复习题集 海华学校 。 2015 破坏高层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④ 热岛效应指的是在城市,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要 。 3、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 度的夹角不变。

(2)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线和 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 ;此时北半球昼 夜 。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 ;此时北半球昼 夜 。 ③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 上,此时昼夜 :

(3)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 上,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太阳直射 次。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北极圈内有 现象。此时湖南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是在 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的倾 角总是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6)我国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区间范围)。 (7)

4、海陆分布与气候: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近海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 ;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 ;近海但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 。

5、地形地势与气候: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气温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地球上的五带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

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 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 带; 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10

地球的运动 围绕什么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变化、昼夜长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