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第六章配位滴定法-4学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5:48: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4、15次课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授课类型(请打√) 教学目的: 1.掌握配合物及其组成。 2.掌握配合物命名。 3.掌握EDTA配位法的基本原理。 4.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5.了解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2.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补充内容和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时间分配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一、 课程回顾:(提问) 1、 沉淀滴定法有哪几类? 2、 什么是莫尔法?怎么用? 3、 什么是佛尔哈德法? 二、讲授新课: (10分钟)课程回顾 (25分钟)配合物及其组成,需多举例。 一、 配合物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1.中心离子 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2.配体和配位原子 配合物中同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叫配体,配体中具有孤电子对并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单基(齿)配体,多基(齿)配体) 3.配位数 配合物中直接同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配位数=配位体数×齿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 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 (25分钟)配(二)、配合物的命名 配离子按下列顺序依次命名:阴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合”→中心离子(用罗合物的命名。 马数字标明氧化数)。氧化数无变化的中心离子可不注明氧化数。若有几种阴离子配体, 命名顺序是: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酸根离子;若有几种中性分子配体,命名顺 序是:NH3→H2O→有机分子。各配体的个数用数字一、二、三……写在该种配体名称的前面。 对整个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同,称为某化某、某酸某和某某酸 等。由于配离子的组成较复杂,有其特定的命名原则,搞清楚配离子的名称后,再按一般无机酸、碱和盐的命名方法写出配合物的名称。 举例:K4[Fe(CN)6] 六氰合铁(Ⅱ)酸钾 H[AuCl4] 四氯合金(Ⅲ)酸 [CoCl2(NH3)3(H2O)]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PtCl(NO2)(NH3)4]CO3 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 合物。 [Ni(CO)4] 四羰基合镍 (25分钟)螯 (三)、 螯合物 1、螯合物的形成 螯合物是由中心离子与多基配体形成的环状结构配合物,也称为内配合物。 螯合物结构中的环称为螯环,能形成螯环的配体叫螯合剂 2+ Cu2++2CH2CH2NH2NH2H2NH2CH2CH2NCuNH2CH2CH2NH2 2、螯合物的稳定性 螯合剂必须具备以下两点: (1)螯合剂分子或离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而且这些配位原子同时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