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辉中医诊断学讲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4:15: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 医 诊 断 学(72学时) 主讲:熊丽辉

鼻孔干燥,黑如煤烟?高热日久或阳毒热深;

鼻塞流涕——外感或鼻渊(流清涕—风寒,流浊涕—风热,脓涕—鼻渊); 鼻衄——肺胃热盛所致或外伤; 鼻息肉(鼻痔)??湿热邪毒壅结鼻窍;?(四)望口与唇

故望口唇主要诊察脾与胃的病变。

1.望口

口角流涎,见于脾虚湿盛或中风; 口疮、口糜,多由湿热内蕴,上蒸口腔;?鹅口疮,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2.察唇

(1)色泽:红润为正常,枯槁晦暗为病重。

口唇色淡白—血虚或失血;深红—热盛;红肿而干—热极 樱桃红—煤气中毒,青紫—血瘀;青黑—寒证、痛极。 (2)形态:

唇干而裂—津液已伤 嘴唇糜烂—脾胃积热上蒸 唇内溃烂,色淡红—虚火上炎 唇边生疮,红肿疼痛—心脾积热 环口黧黑唇卷不能覆齿 (五)望齿与龈

【原理】: 齿为骨之余,而骨为肾所主;手足阳明胃经脉络于齿龈。

正常: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为肾气充足,津液未伤,齿龈淡红而润泽,为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1.察牙齿 (1)牙齿色泽: 干燥如石—阳明热盛; 燥如枯骨—为肾阴枯竭。 齿焦有垢—胃肾热盛,但气液未竭

41

中 医 诊 断 学(72学时) 主讲:熊丽辉

齿焦无垢—胃肾热盛,气液已竭 (2)牙齿动态

牙关紧急—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 咬牙啮齿—热盛动风 睡中啮齿—胃热或虫积或常人 2.望牙龈

淡白—血虚或失血 红肿疼痛—胃火亢盛

齿衄:牙缝出血—外伤、胃脾积热、肝经火盛、阴虚火旺、脾气虚弱; (六)望咽喉

原理: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是呼吸、进食的通道。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故望咽喉主要可以侦察肺、胃、肾的病变。 观察重点:色泽形态变化和有无脓点、假膜等。

正常: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育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 1.咽喉色泽

深红,肿痛明显—实热 娇嫩, 肿痛不甚—阴虚 淡红漫肿—为痰湿凝聚 2.咽喉形态

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咽痛不适者,为乳蛾。多为肺胃热盛,邪客喉核,或虚火上炎,气血瘀滞。

喉痈—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

咽喉溃烂成片或洼陷者,肺胃热毒壅盛;溃腐日久,淡红或苍白,多虚证。 咽部溃烂处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黄白或灰白色膜,称为伪膜。 咽部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白喉

乳蛾与白喉的区别:乳蛾——脓点擦之即去;白喉——擦之不去,重擦出血,随即复生。

三、望躯体

42

中 医 诊 断 学(72学时) 主讲:熊丽辉

(一)望颈项

原理:颈项是饮食、呼吸和气血精津运行的要道 (内有气管、食道、脊髓和主要动脉)手足阳明经、太阳经、督脉行于项,少阳经行于两侧。故望颈项可知脏腑气血是否失调。

观察重点:外型和动态

正常:颈项直立,两侧对称,颈动脉在安静时不易见到。男性喉结突出,女性不显。 1.外形

(1)瘿瘤: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肝郁气结痰凝或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2)瘰疬:发于颈侧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故名瘰疬。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津,结成痰核,或因感受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相当于淋巴结炎或结核。

(3)颈瘘: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瘘道。痰火久结,气血凝滞,疮孔不收。

(4)项痈、颈痈:颈部欣红漫肿,灼热疼痛,甚至溃烂流脓,由于风热邪毒蕴蒸,气血壅滞,痰毒互结。

(5)气管偏移: 2.动态

(1)项强:指项部拘急或强硬。

项强兼表证——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 项强兼壮热、神昏、抽搐者——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

(2)项软:见于小儿为先于不足,肾精亏损;若见于久病重病,则为脏腑精气衰竭

(3)颈脉搏动:肝阳上亢或血虚重症

(4)颈脉怒张: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心肾阳衰,水气凌心 (二)望胸胁

原理:胸腔由胸骨、肋骨和脊柱构成。内藏心肺,为宗气所聚,是诸经脉循行之处。 乳房:乳房属胃经,乳头属肝气。 胁肋:肝胆经循行之处。 观察重点:外行变化、呼吸运动

43

中 医 诊 断 学(72学时) 主讲:熊丽辉

正常:胸廓:扁圆柱形,两侧对称,左右径大于前后径(比例约为1.5:1) 呼吸运动: 均匀整齐,胸廓起伏左右对称,16~18 次/分,均匀轻松。

1.外形:

(1)扁平胸,多为肺之气阴两伤,或肺肾阴虚所致。

(2)桶状胸,多为素有伏谈积饮,久病咳喘,肺气耗伤,或肺肾两伤,肾不纳气所致。

(3)鸡胸,多为先于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 (4)胸廓两侧不对称 (5)肋如串珠:佝偻病

(6)乳房肿溃:哺乳期妇女多见于乳痈。肝气不舒,胃热壅滞或外感邪毒。 2.动态:

(1) 呼吸形式改变: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2) 呼吸时间改变:吸气时间长,多因气道阻塞,如白喉、急喉风;呼气时间长,多因哮病、肺胀、尘肺等。

(3) 呼吸强度改变:呼吸急促,胸廓起伏显著,多属实热证;呼吸微弱,胸廓起伏不显,多属虚寒证;

(4) 呼吸节律改变:呼吸节律不整,为肺气虚衰。 (三)望腹部

原理:腹部(剑突下至耻骨以上位置)居中、下焦,内藏肝、脾、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胞宫,为诸脉循行之处。

观察重点:形态表现(对称、隆起、凹陷、青筋暴露等)

正常:平缓对称,直立时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仰卧时则稍凹陷。 1.外形

(1)腹部膨隆:

若单腹胀大,称为“臌胀”,多为肝郁,湿阻血瘀。腹大,周身俱肿者,水停所致。 局部膨隆,见于腹内有郑积的病人。 (2)腹部凹陷:

久病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新病多 属吐泻太过,津液大伤 (3)腹壁表筋暴露,多属肝郁血瘀。见于臌胀重症。

44

中 医 诊 断 学(72学时) 主讲:熊丽辉

(4)腹壁凸起:疝气 2.动态

(四)、望腰背部

正常:腰背两侧对称,俯仰转侧自如, 腰前曲、后曲正常,无左右侧弯 异常: ?? 外形?

(?)脊柱后凸:龟背、驼背;肾气亏虚或发育异常,或脊柱疾患。?(2)脊柱侧弯:坐姿不良,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发育不良或一侧胸部有病。 (3)脊疳:极度消瘦,为脏腑精气极度亏虚之象。见于慢性重病患者。 (4)发背:痈、阻、疮、疖生于脊背部位者,火毒凝滞于肌腠。 (5)缠腰火丹:外感火毒与血热搏结或湿热侵淫肌肤。 2. 动态:

(1)角弓反张:见于破伤风、热极生风之惊风等。 (2)腰部拘急:寒湿内侵,跌仆、气滞血瘀等。 四、望四肢

观察重点:四肢、手足形态和动态变化 正常:四肢强健,运动协调 (一)望手足 1. 外形

(1)四肢萎缩:指四肢或某一肢体肌肉消瘦、萎缩,松软无力。气血亏虚、经络闭阻,肢体失养所致。

(2)肢体肿胀:红肿:瘀血、热壅血瘀;水肿或象皮肿(见于丝虫病),或气肿。 (3)膝部肿大:膝部红肿热痛,见于热痹。若膝部肿大而股胫消瘦,形如鹤膝,称为―鹤膝风‖,多因湿久留、气血亏虚。

(4)小腿青筋:寒湿内侵,络脉血瘀

(5)下肢畸形:膝内翻、膝外翻、足内翻、足外翻,皆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 2. 动态

(1)肢体痿废 ,痿证、半身不遂、截瘫。(2)四肢抽搐 ,见于惊风。(3)手足拘急,筋脉失养所致。 (4)手足蠕动 (5)手足颤动 (6)扬手掷足 ,躁动为热极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