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选择题、判断题(1-3章)有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3:1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会计目标的载体是( D )

A.会计科目 B.会计凭证 C. 会计账簿 D.财务报告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

A.核算与监督 B.分析与考核 C.预测和决策 D.核算与预测 3.会计以( B )为基本计量形式。

A. 实物计量 B. 货币计量 C. 时间计量 D. 劳动计量 4.会计政策一经选定不能随意变更,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C )。 A.可靠性 B.重要性 C.可比性 D.谨慎性 5.强调不同企业会计信息应可比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C )。 A.可靠性 ( A )。 A.可比性

B.可靠性 C.明晰性

D.相关性

7.企业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B )。

A.可靠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相关性 D.明晰性

8. 企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这一做法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B )。

A. 重要性 B. 实质重于形式 C. 谨慎性 D.相关性 9.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所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C )。 A.权责发生制 B. 可靠性 C. 谨慎性 D. 重要性 10.下列事项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是( C )。

A.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确有需要改变的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B.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C.对资产发生的减值,相应计提减值准备 D.对有的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11.会计核算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D )

A.相关性 B. 谨慎性 C.可比性 D.可靠性

12.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称为( A )

A.会计确认 B. 会计计量 C. 会计报告 D.会计核算 13.下列各项中,构成初次确认主要内容的是( D )

A.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会计信息 B.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信息 C. 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 D.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 14.下列各项中,构成再次确认主要内容的是( C )

B.相关性 C.可比性

D.重要性

6.要求企业前后各期采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会计信息 B.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信息 C. 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 D.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 15.下列各项中,构成再次确认标准的依据是( A )

A.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B. 货币计量 C. 会计目标 D.会计核算 16.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会计主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称为( B )。

A.会计确认 B. 会计计量 C. 会计报告 D.会计核算 17.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的计量属性是( A )。 A.历史成本 B. 可变现净值 C. 现值 D. 公允价值 18. 企业在取得资产时,一般应按( A )计量。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公允价值 19.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B )。

A. 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 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D.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 二、单项选择题

1.现代会计的职能有( ABCD )。

A.进行会计核算 B.实施会计监督 C.预测经济前景 D.参与经济决策 2.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 ABCD )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A.确认 B.记录 C.计量 D.报告

3.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经济活动的( AB )进行审查。 A.合法性 B.合理性 C.时效性 D.盈利性 4.下列属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是( ABCD )。

A.股东 B.债权人 C.政府 D.经营管理者 5.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可以归纳为( ABC )。

A.财务状况 B.经营成果 C.现金流量 D.管理水平 6.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AB )。 A.不高估资产 B.不低估负债

C.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 D.确认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7.下列属于谨慎性要求的是( ABC )。

A.资产计价时从低 B.负债估计时从高 C.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 D.利润估计时从高 8.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ABCD )

A.历史成本 B. 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和公允价值 9.下列各项中,构成会计核算方法内容的有( ACD )。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D.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

10.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ABC )后的净值。

2

A.进一步加工成本 B.预计销售所必须的税费 C.销售所必须的费用 D.最终处置收入 三、判断题

( √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 )2.会计确认可分为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 √ )3.输出的会计信息必须经过再一次确认才能保证其有用性。 ( × )4.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指企业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

( × )5.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首要职能。

( × )6.上市公司依据的会计规范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 ( × )7.会计目标就是向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外部人)提供有助于其决策的企业财务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特定期间财务状况和特定时点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 × )8.会计目标实现的载体是会计账簿。

( × )9.我国企业会计采用的计量单位只有一种,即货币计量。

( × )10.会计记录所使用的文字只能是中文,不允许使用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 ( √ )11.企业将融资租入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 )12.谨慎性就是要低估资产或收益、高估负债或费用。

( × )13.重要性是指尽可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所有交易或事项。

( × )14. 企业对产生减值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重要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 √ )15.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如购入各种固定资产、存货资产等,应当以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 √ )16.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如果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能采用。 ( × )17.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 × )18.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 × )19.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 √ )20.企业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