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教案(上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8:5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机械运动》(1课时)

一、中考要求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用秒表和停表测时间;知道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3.知道什么是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4.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公式、物理意义及单位;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能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能正确进行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6.会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知识结构 1、测量 测量 2、 简单的运动 分类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误差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测量 基本工具——表 长度的测量 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 使用 读数 记录 观察 放置 视线 什么是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定义——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定义: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 物理意义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速度 公式 单位 定义 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意义 平均速度 公式 1、在复习机械运动时,要通过实例分析体会所选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从而加深对参照物意义的理解。

2、本章的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比较紧密,在复习中要注意培养从理论到现实的能力,

- 1 -

如估测物体的长度、长度的特殊测量法等。

3、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在解答考查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题目时,要按照逆向发散的原则,先结果后原因,抓住位置的“变”与“不变”便可轻松正确地判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也可以确定所选的参照物。

2、96班学生基础弱对于简单的速度计算,可直接利用公式得出计算结果,注意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对应。

3、关于平均速度的测量问题,转换成长度的测量和时间的测量即可。关于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关键是读数。

五、例题分析

例1 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_______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精析 进行长度测量时,被测量的物体必须紧贴刻度尺。 由图1可知,对木条B的测量是正确的。长度为:3.45厘米(读3.45~3.49之间也可)。

注意 本题考察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例2 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左右摆动,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________h.

精析 (1)通过“路标”图,判断

图2

出路程长短,通过速度计判断出汽车行驶的速度。(2)通过路程和速度计算时间。 解 汽车需行驶的路程s=120km 汽车的速度为v=100km/h 计算汽车用的时间: t= 答案 到达南京还需1.2h.

图1

s120km==1.2h v100km/h六、中考真题演练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王刚同学的身高为1.66______。 2、我国l 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2微米 B.2毫米 C.2厘米 D.2分米 3、如图3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厘米.

图3

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状态。

5、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路边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的,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倒,这是由于________。

- 2 -

4、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

6、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米/秒,地球的周长约4×10米,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__秒。

7、请根据图4中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意,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_____小时,汽车的8

7

速度是_____米/秒.

七、练习讲评

单元测评卷1

教学后记

图4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