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作业及复习题09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1:21: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壤水吸力;SPAC ;土壤水分常数 二、填空

1. 土壤水分的类型有( )、 ( )、 ( )和 ( )四种类型。

2.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有 、 、 和 。

3. 土壤水分运动包括 和 两种。

4. 雨水、灌水进入土壤的两个阶段: 和 。 5. 根据土壤水分含量与其吸力作图,所得到的曲线称为 。

6. 停止供水后土壤水分的蒸发一般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7. 一般土壤含水量越高,空气含量就越 。 8. 吸湿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 或 。

9. 重力水的含最取决于土壤 孔隙的数量。

10. 土壤毛管水分为 和 ,前者的最大值称为 ,后者达到最大值时称为 。

11. 作物对水需求存在 和 两个关键时期. 12. 土壤有效水范围是从( )到( ) 之间的含水量。 13.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吸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叫 ,存在 现象。 三、判断题

1. 毛管水是存在于毛管及大于毛管的孔隙中的水。( ) 2. 土壤水吸力越大,对作物的有效性就越大。( ) 3. 同样的土壤水吸力,粘质土壤的含水量高于砂质土壤。( )

4. 任何一种土壤,无论是由干变湿还是由湿变干,只要土壤水吸力相同,其含水量就相等。( )

5. 如果不断地向土壤供水,土壤水分就可以维持不饱和流运动状态。( )

6. 土壤的不饱和导水率与饱和导水率几乎相等。( ) 7. 土面蒸发的大气控制阶段一般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

8. 作物只能够吸收利用表层土壤的水分。( ) 9. 由于水分蒸发的特点使盐分在表层土壤均一分布。( )

11

10. 播种前镇压,其作用在于接通毛管孔隙,使下层土壤的水分更容易向表层土壤移动,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 )

11. 粘质土壤水分的再分配速度比砂土要快。 四.选择题

1.土壤水吸力相同时含水量 (A)砂土高于粘土 (B)砂土低于比粘土 (C)砂土等于粘土 (D)决定于其它因素

2.任何土壤由湿变干时的含水量比由干变湿时的含水量 (A)要高 (B)要低 (C)差不多 (D)据土壤而定

3.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逐渐提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D)略有变化

4.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土壤有机质 (D)决定土壤质地

5.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吸收水分的数量

(A)基本保持不变 (B)经常变化 (C)与土壤质地有关 (D)与有机质含量有关

6.旱作农业的关键是 (A)加强灌溉 (B)减少灌溉 (C)合理地利用地下水 (D)充分利用降雨

7.当土壤含水量相同时,土壤水吸力最大的是( )。A.砂土 B.壤土 C.粘土

8.旱田土壤中最有效的水分的类型是( ) 。A.重力水 B.毛管水 C.膜状水 D.吸湿水

9.风干土中含有( ) 。A.重力水 B.毛管水 C.膜状水 D.吸湿水

10.在土壤含水量15%时,其他条件一致,哪种质地的土壤水势最低( )。

A、粘质土 B、砂质土 C、壤质土 D、不确定 11.取鲜土15克,烘干后为12克,问土壤含水量是( )。A、25% B、20% C、80% D、75% 四、问答题

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何实用价值?

2. ★ 土壤水分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3. 水分高效利用的途径

4. 土壤水分平衡的调节措施及其原理是什么? 5. ★ “锄头底下有水,锄头底下有火”,包含何科学道理。

6. 土壤液态水包括哪几种类型?

12

7. 土壤水分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8. 如何计算土壤有效水的含量?

9. 如何从吸湿系数计算土壤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量? 10. 土水势包括哪些分势? 五、计算题

1.如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5%(重量),容重1.1t/m3。测得土壤自然含水量为10%,现将每亩1米深的土层内含水量提高到田间持水量水平,问应灌多少水(立方米/亩)

★2. 土壤含水量20%,田间持水量为25%,容重为1.2g/cm3。计算:

①孔隙度②相对含水量 ③亩耕层20㎝的土壤重量 ④土壤三相比

★3.土壤储水量如何计算?如果土壤容重为1.20g/cm3,含水量为35%,那么每公顷20cm的表层土壤的储水量为多少?

4.对一棵2㎡的苹果树灌水,若湿润深度60㎝,田间持水量为18%, 萎焉系数为8%,容重为1.2g/㎝3, 问应灌多少㎏水?

★5.从田间耕层(0-20cm)取原状土100cm3,称重为150克,烘干后称重为130克,该土壤比重为2.65,田间持水量为30%,求:

(1)土壤容重。 (2)土壤重量含水量。 (3)土壤相对含水量 。(4)土壤三相物质容积比 6.容重1.3g/cm3,密度2.65g/cm3,含水量20%的土壤,计算该土壤:

(1)总孔度; (2)空气含量;

(3)三相比; (4)50cm土层内贮水量(水层厚度mm )

7.容重1.2g/cm3的土壤,田间持水量30%,当自然含水量20%时,要求50cm土层达相对含水量80%,需补充水的毫米数?

第六章 土壤空气与土壤热量状况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呼吸; 2. 土壤热容量; 3. 土壤导热率

13

二、填空

1. 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方式: 和 . 2. 土壤热量的来源 、 和 . 3. 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 和 ;以 为主。

4. 一般土壤含水量越高,空气含量就越 。 5. 土壤空气与大气相比的特点为 少 多 饱和。

6. 大气蒸发力和植物蒸腾强烈时,土壤水分有效性 。

7. 土壤水多气少则热容量 ,土温 上升。

8. 土壤空气组成中, 高于大气, 低于大气,因此是大气中痕量温室气体 的源。

9. 土水势与水吸力数值 ,符号 。

10. 土壤有效水上限是 ,下限是 。

11. 含有吸湿水4%的土壤称为 土,称该土 克相当于烘干土2.5克。

12. 北半球南向缓坡接受太阳辐射较平地 ,因而土温较平地 。

13. 含水多的土壤,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主要消耗于 ,因而土温 。

14. 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________,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________和________等热特性有关。 三、判断题

1. 土壤空气质量的好坏关键不在其含量而于其质量( )

2. 土壤空气和大气某些组成含量有差异,其他则是相同的( )。

3. 空气相对湿度大则吸湿水多,因而应在空气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测定土壤最大吸湿量。 4. 土壤空气是水汽饱和的( )

5. 土壤空气中的CO2的数量是越低越好( ) 6. 土壤空气的组成是时刻变化的( )

14

7. 在土面的扩散蒸发阶段,用中耕措施保水。

8. 北半球南向坡随坡度增加,土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增加。( )

9. 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导致土壤通气性的变化( )。

10. 在土壤 通气性中,对流比扩散更重要( ) 11. 土壤Eh值主要由氧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决定。( )

12. 土壤通气的好坏主要受含水量和结构性的影响( )。

13. 土壤含水量愈低,其热容量越小,导热率愈低土壤升温越快( )

14. 灌溉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昼夜温差。 ( )

15. 中耕松土,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热容量,而促进表土升温。( )

16. 一日之内土壤上下各层温度变化是同步的 ( )

17. 土壤热量全部来源是太阳辐射。( ) 18. 土温的变化与土壤肥力的高低无关。( )

19. 土壤热容量随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

20. 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其热容量越大 ( )

21. 土壤热扩散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热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 )。

22. 热扩散率表示土壤升温的难易,导热率表示是热传导的快慢。( )。

23. 土色深,反射率小的土壤,春季接受太阳辐射后土温不易上升。( )。

24. 土壤含水少时,孔隙多的土壤导热率小,紧实土壤导热率大。( )

25. 土壤水不饱和导水率随含水量而变化。( ) 26. 容重大的土壤是疏松的土壤。( )

27. 土壤通气性越好,氧化还原电位越大,因此氧化还原电位可作为衡量土壤通气性能的指标。( )

28. 湿润的土壤温差小,所以冬季麦田干旱时灌水防冻。( )

29. 气体扩散是土壤通气的主要途径。(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