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考试电子讲义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9 12:3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大纲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1.国际方面 2.国内方面

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3.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四轮驱动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正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1.国际方面

(1)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军事较量日趋白热化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成功地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内经济总量快速地增长,国际地位快速地崛起,逐渐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而许多发达国家却深受重创,经济陷入长期在谷底徘徊而不能复苏的困境。

尽管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来摆脱危机,但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复苏的迹象并不明显,企业运行困难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美国经济仍然没有摆脱失业率高居不下、居民收入增速减缓的状况,政府面临财政悬崖和内需不足等困境。

2010年以来,整个欧洲大陆都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云之下,首先是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第一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其次是爱尔兰债务问题再次引发对欧元区债务的巨大担忧。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然在欧洲蔓延,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均面临着全面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许多国家面临着财政紧缩还是扩张的两难境地。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欧洲摆脱危机的手段和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得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转为衰退和萧条。自小泉纯一郎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就在千方百计地调整结构,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空心化、空洞化的问题。

(2)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结构性调整战略,即再平衡战略和再工业化战略

首先是再平衡战略。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是由三个不平衡造成的: 第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体经济少,虚拟经济多;

第二,进口和出口不平衡:进口多,出口少; 第三,消费与储蓄不平衡:消费多,储蓄少。

其次是再工业化战略,即重新发展工业、制造业。中国是一个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靠廉价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靠制造业出口的国家,必然面临着国际市场萎缩的困境。

(3)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在全球范围打起了贸易战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极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经济危机形势严峻,世界各国纷纷上演新贸易保护主义,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以反补贴、反倾销手段对中国的产品进行限制,我国遭遇了来自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更强大压力。

(4)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气候问题日益国际化、政治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所造成的。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而中国在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之后,无疑给传统的发展模式带来巨大的无形压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接受《京都议定书》的约束,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国内方面

(1)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依然突出

在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却依然十分突出。除了受工业化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关键还是制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诸多体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二者的极端对立使得“三农”问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需求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最突出的是需求结构。扩大内需抵消了外需的负增长,经济结构、技术水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以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现在,二者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所以必须转到依靠消费上来,产业结构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如何形成一个真正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难题。

(3)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中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此派生了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具体表现是:经济总量增长虽然很快,但实现增长的方式是粗放的,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各类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的成果并没有被全体国民有效、合理地共享,表现为当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在当前的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十分突出的问题;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等。

(4)国内发展与对外发展不协调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已经非常高的今天,国内市场却还是存在不同程度市场分割。对外开放水平远高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

(5)人与自然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第一,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

第二,由于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的安全性矛盾越来越尖锐。

所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要从这一场大危机当中吸取教训,借着这场大危机抓住机遇,把它变成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并要加快转变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切实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有限政府、阳光政府、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扮演好以下五个角色:

(1)当好保安员。对外,政府要带给民众自豪感和国家安全感;对内,政府要给社会一个安宁的环境,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企业才能安全发展。这是政府不可忽略的社会责任。

(2)当好裁判员。过去我国政府是全能政府,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常做破坏规则的事情,因此,政府必须从运动员的角色中退出来,以平衡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第一,必须平等对待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第二,必须培养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第三,必须平等对待内资和外资。

(3)当好指导员。政府必须通过制订发展战略来引导企业和公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有利于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轨道上来。

(4)当好监管员。政府必须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控制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做到有令必行、有令禁止,提高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5)当好服务员。政府必须由过去的管经济、管企业、管社会的角色,转到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角色上来。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市场和企业能做好的事,政府不要管,政府只负责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应充分给与企业自主配置资源的发展空间,切实让市场真正地发挥作用。

政府必须正确使用宏观调控方式,根据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控办法。不要搞一刀切的调控政策,而要强调宏观调控政策的差异性;调控要带有弹性,留给地方政府一定的决策权、发展权和改革权。

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

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我国之所以能有效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国有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国有经济利用其垄断优势,不断进行低成本扩张,加剧了其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方式。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只有真正形成了公平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才能形成经济发展不同所有制之间强大的混合经济合力。第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特别是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两种经济布局互为鲶鱼效应,互相促进发展;第二,国有资本、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和其他形式的资本,组成一个股份公司,形成一种财团组织形式,能够对聚焦社会财富、调动各要素的积极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3.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1)加快改革财税体制

当前,我国必须解决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切实做到一级政权承担一级责任,同时有相应的一级财政,使地方政府有更多财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而不再只是靠追求GDP和进行重复建设来获取税收收入,引导地方政府走出过去追逐GDP和经济扩大的怪圈。同时,财税制度也是调整社会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真正做到限高、提低、扩中,这不仅是扩大内需、社会稳定的需要,还是社会长远发展、长期和谐的需要。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只有在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支撑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所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灵活有效,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四驱驱动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十八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由人、财、物构成的。要使人、财、物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率,除了管理组织之外,还要将这些要素组合起来,以产生更高效率的新技术、新专利、新品牌,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创新不足、国家创新投入不足,特别是创新文化、创新环境不良的问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同时,还要宽容失败,给积极探索、积极创新的人提供宽松的探索空间。只有形成一种创新氛围,促使各种要素向企业集中,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才能使转变发展方式具有真正的技术支撑。中国要形成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就要把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企业管理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措施。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所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过剩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必须切实得到有效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状态才能扭转。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牢牢把握”: (1)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2)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中央提出要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一体的发展道路,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以共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是新农村建设问题,第二是解决农民有序进城问题。

4.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形成沿海、沿边、内陆全面开放的新局势。

(2)继续处理好引进来、走出去的问题。提高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水平和要求,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去。

(3)推进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此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通过稳定国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拓展更广阔的国际空间,中国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4)继续维持出口地位,尽可能为出口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