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21:44: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方面的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 组长: 组员:

前言

调查地点: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 调查对象:广东医学院在校大学生

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识并且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导致传统文化日益衰落的现象,应该怎么办?鉴于此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我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方面的问卷调查,进行此次调查,旨在分析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情况。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主体

我们在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通过走访派发问卷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共派发纸质问卷200份,有效

问卷152份。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我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对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态度,我校学生对中国经典著作的态度及对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孔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是否还有作用,我校学生对将传统文化制成速食文化的现象的想法,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重视的原因,应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在校大学生对传统节目的认识态度。通过统计分析数据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了此次调查。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有什么样的作用? 您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态度是怎样的?

据统计数据可知,有84%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很重要,有16%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有一些作用,有90%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只有10%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持忧虑态度。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传统文化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利于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您对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态度是什么?您能背诵的古诗词

的数量有多少?

据统计数据可知,只有5%的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爱不释手,58%的学生偶尔翻阅,37%的学生敬而远之,有68%的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数量不多。这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对经典著作并不是十分热爱,且对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并不是十分丰富,这不利于经典著作的流传,且容易造成经典慢慢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从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存在糟粕部分,这是造成中国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扬长避短还要努力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精华。

3.仁义礼孝忠义廉耻”是是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对此,你的看法是?

据统计数据可知,有87%的学生认同“仁义礼教忠义廉耻”是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但有13%的学生不认同。这说明孔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依然有促进作用,并从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4.前几年大热的“百家讲坛”,针对将传统文化制作成速食文化的现象,你有何种想法?

据统计数据可知,有42%的同学较为支持,有47%的同学不太看好。绝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制成速食文化持反对态度,但也有部分同学赞成,这说明传统文化在我校的大部分学生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将传统文化制成速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对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