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0:3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时不宜大于1:3~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不宜大于1:4~1:5,以免堵塞。

4-18 柱、梁、板的施工缝应如何留置?为什么?

原则:应留在剪力较小,便于施工部位。不同构件:(1)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2)有主次梁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应留在次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3)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4)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5)楼梯应留在楼梯段跨度中间1/3范围内。(6)圈梁留在非砖墙交接处、墙脚、墙垛及门窗范围内。(7)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8)双向受力楼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结构复杂的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多要求整体浇筑,如因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时,且停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允许(表)时间,此时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凝结,后浇筑的混凝土的振捣将破坏先浇筑混凝土的凝结,这种情况下应留设施工缝。

4-19 混凝土浇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2、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密实性3、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道的情况,如有变化,应纠正再浇4、浇注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

止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6、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 4-21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为什么要“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 4-2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会出现哪些裂缝?为什么?大体积混凝土的三种浇筑方案中,那种方案的单位时间浇筑量最大?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厚度大于或等于,长度和宽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水化热聚积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显着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造成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与约束接触处会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一般分为全面分层(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分段分层(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和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结构厚度三倍)三种。其中斜面分层方案单位时间内浇筑量最大。 5-1 什么叫预应力混凝土?它有何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是预先在结构或构件的受拉区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并产生一定压缩变形,当结构或构件受力后,受拉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拉伸变形,首先与预压应力和压缩变形相互抵消,然后随着外力的增加,

混凝土才产生拉应力和拉伸变形,从而推迟裂缝的出现和限制裂缝的开展,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优点:能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可有效地利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同样条件下具有截面小、自重轻、质量好、材料省(要节约钢材20%~40%),并能扩大预制装配化程度。

5-2 如何对预应力钢筋进行检查?对预应力钢筋进行检查应包括哪些指标?

1、外观检查:有粘结预应力筋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光滑、无裂缝、无明显褶皱。

2、力学性能检验:预应力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松驰性能和冷弯性能等,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5 如何进行千斤顶的标定?有哪几种方法?

施加预应力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标定。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曲线。张拉设备的标定期限,不宜超过半年。 标定方法:1、用标准测力计标定2、用试验机标定 5-6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有何不同,各适用什么范围?

先张法是指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将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后张

法,就是先制作构件(或块体),并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后,穿入预应力筋(预埋金属螺旋管可事先穿筋)进行张拉,并加以锚固,张拉力由锚具传给混凝土构件产生预压应力,张拉完毕几小时后在孔道内灌浆。

先张法适用于工厂加工预制构件和后张法不易施工的地方。后张法灵活性较大,适用于现场预制或工厂预制块体,现场拼装的大中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等。

5-7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张拉程序有何不同?为什么?

两者都可采用有超张拉法和一次张拉法两种,但是两者的控制应力不一样大,先张法的控制应力较大,因为后张法构件在张拉预应力钢筋的同时,混凝土已经受到弹性压缩,而先张法构件,混凝土在预应力钢筋放松后才受到压缩变形。

5-8 先张法放松预应力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放松预应力筋时,当设计无规定时,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75%。当预应力筋为高强螺旋肋钢丝或刻痕钢丝时,放张强度不宜低于30MPa。预应力筋放张时,宜同时、缓慢放松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专门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轴心受预压构件(如拉杆、桩等),所有预应力筋同时放张; ②偏心受预压构件(如梁等),应先同时放松预拉区和预压应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③如不能满足①、②两项要求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地进行

放张,以防止放张过程中构件发生弯曲、裂纹和预应力筋断裂。 5-9 在台座上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时,为什么要采用“二次升温养护”制度?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采用二阶段(次)升温法,第一阶段升温的温差控制在20℃以内,这样可以使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没有较大的相对变形差,使两者充分粘结在一起,之后再升温就可以保证两者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就可以减少预应力的损失。

5-10 后张法分批张拉时,如何弥补混凝土弹性压缩应力损失? 可采用在第一批预应力筋中增加后一批张拉时对第一批的损失。或用以下方法:

①采用同一张拉值,逐根复位补足;

②采用同一张拉值,在设计中扣除弹性压缩损失平均值;

③对重要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了使结构均匀受力并减少弹性压缩损失,可分两阶段建立预应力,即全部预应力筋先张拉50%以后,再第二次拉至100%。

5-11 简述后张法中超张拉目的:减小由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5-12 后张法施工时孔道的留设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什么范围? 方法有钢管抽芯法(适用于直线管道的留设)、胶管抽芯法(适用于预留直线、曲线或折线孔道)、预埋管法(是将与孔道直径相同的导管埋于构件中,无需抽出)等。

5-14 为什么要进行孔道灌浆?孔道灌浆对原材料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