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9:2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在我校申请学位的各类研究生(对论文撰写规范有特殊要求的学科可由相应学科自行制定)。

1.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结构

1.1论文的基本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在所属学科领域和专门技术上做出的创造性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硕士学位论文应如实反映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工作;论文应阐明选题的目的和学术意义,对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建设的价值,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论文应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已经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专业实际,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可结合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内容撰写。

(4)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数据真实可靠。学位论文写作应结构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叙述准确、文字简炼、文图规范。对于涉及作者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特点的内容应重点论述,做到数据或实例丰富、分析全面深入。 1.2 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顺序如下:

封面、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可选择)、绪论(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作者简介。

2. 论文内容要求

论文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依据及意义;文献及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及设计方案、试验方法、装置和试验结果;理论的证明、分析和结论;重要的计算、数据、图表、曲线及相关分析;必要的附录、相关的参考文献目录等。 2.1 题目

论文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力求简明恰当,与论文内容贴切,字数不宜过多,要控制在25个汉字(字符)以内,并尽量不设副标题。论文题目应尽量避免使用英文字符、代号、公式和上下标等。一行写不下时可分两行写,断行应合理,应保持术语和词的连续。 2.2 摘要与关键词 2.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是一篇简短但意义完整的短文,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通过摘要了解整个论文的必要信息。摘要内容要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博士学位论文必须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摘要切忌写成全文的提纲,尤其要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摘要中尽量不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特殊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号。

摘要结构要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一般通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学位论文的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2.2.2 关键词

论文的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应集中体现论文特色,反映研究成果的内涵,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关键词应采用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英文摘要的“Key Words”应与中文摘要部分的关键词对应,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2.3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论文一般通用第三人称书写。 2.3.1 绪论

绪论(引言)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绪论的表述要求实事求是,不夸大、缩小前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与摘要雷同。 2.3.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正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它是将学习、研究和调查过程中筛选、观察和测试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由材料而形成论点。论文主体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推理严密,合乎逻辑,文笔流畅,语言简练,图表、参考文献规范。

论文主体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明确,无科学性错误。 论文主体各章(除实验方法或材料等章)后可有一节“本章小结”。 2.3.3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撰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论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是作者在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的概要总结,应概括论文的核心观点,明确、客观地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性成果(含新见解、新观点、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对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应注意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给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分(1)、(2)、(3)…条列出,宜用“提出了”、“建立了”等词叙述。此外,结论的撰写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结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应是对论文中各章小结的简单重复,也不能与摘要混为一谈。结论要与引言相呼应,以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论文价值。

(2)结论措辞要准确、严谨,不能模棱两可,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是”等推测性词语。结论中不应有解释性词语,而应直接给出结果。结论中一般不使用量的符号,而宜用量的名称。

(3)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评价要适当。在评价自己的研究工作成果时,要实事求是,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自己的研究是“首次”的,“领先”的,“填补空白”的,否则应避免使用这些或类似词语。

(4)结论应指出论文研究工作的局限性或遗留问题,如条件所限,或存在例外情况,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

(5)常识性的结果或重复他人的结果不应作为结论。 2.4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3;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理工类学术学位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2,人文社科管理类学术学位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3,专业学位硕士(工程硕士)可根据论文的不同形式而定。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报告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2.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学术论文。原则上录用通知书中应明确说明论文的发表卷、期号)。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单做一项列出。与学位论文无关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不宜在此列出。 2.6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2.7 作者简历

对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人员以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其学位论文应增列此项。个人简历一般应包含大学毕业时间、院校、专业,主要工作单位及从事过的与本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工作及科研成果、发表的论著等。其它类别研究生自愿选择。

3. 论文书写规定

3.1 论文正文字数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6万字,其中绪论要求为1万字左右。

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理工科一般为不少于2.5万字,管理及人文学科一般为不少于3.5万字,其中绪论要求为3000~5000字。

学位论文中主要研究内容部分不得少于全文的一半。 3.2. 撰写学位论文的语言及文字

除外语专业研究生外,学位论文一律用汉语书写,并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论文应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应符合1992年7月7日 新闻出版署、国语委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除非特殊需要,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标点符号的用法以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为准。数字用法以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学位论文的摘要、图题及表题等,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 外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和致谢等应用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撰写,但封面、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使用中、英文和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对照撰写。

3.3 摘要

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博士学位论文为1000~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500~1000字,均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

英文摘要部分的标题为“Abstract”,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3.4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条三级标题及其页号,含: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可选择或不选择) 正文章节题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