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的创新对账户管理的影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5:41: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支付方式的创新对账户管理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作为人民银行支付体系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央行履行支付结算管理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网上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的发展,资金支付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传统银行结算账户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银行账户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银行对于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责任越来越重。如何重新规范支付方式多样化背景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成为当前管理当局值得认真思索和探究的课题。。 一、支付方式的演变与创新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商业在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支付方式也不断革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现如今,支付方式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支付方式的演变,大体上的发展方向为:以物易物方式、货币支付、银行卡,代金券的支付、电子银行支付和第三方式的支付。支付方式的演变,虽然在时空上有交错,但总的趋势是向前顺序发展的。一定的支付方式总是与一定程度的经济发育程度相适应。支付方式变化不仅在中观层面对银行账户管理产生直接影响,更在宏观上对经济金融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来看,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典型的代表,在国内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逐步成为了国内支付系统的重要补充力量,它以其便捷、高效、灵活的电子支付方式不断渗透并改变着传统生产模式,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不仅在

短时间内改变了社会公众多年的支付习惯,成为了现代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银行账户模式出现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银行现有资源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并且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引起注意的是,随着电子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二者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这就给银行提供了机遇以及造成了一些问题。 (一)存款账户开销户随意

基本存款账户开立、撤销,《办法》规定,只要符合开销户条件即可办理,没有其他限制性措施。一方面由于开立账户不收取任何工 本费,无偿服务,开户单位没有成本概念,一旦在银行贷不到款或合作稍有不满,随时撤换到另一家: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间业务竞争,拉账户、拉存款现象十分普遍,有些银行机构对开立账户特别是基本存款账户情况进行考核,与收益挂钩,导致银行结算账户开销过于频繁,既增加了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工作业务量和账户管理行政许可成本,也干扰了正常的结算秩序。 (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大量闲置

而我国一人数折、一折一户现象普遍,以及个人缴纳和支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公用事业费用,往往开立多个银行账户,导致个人有大量闲置不用的账户。造成个人对账户及其资产的管理不善、增加了银行账户管理的负担。

(三)存款账户绑定第三方支付存在风险

经人民银行审批合法经营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269家,主体资质良莠不齐,而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正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商业银行总行在合作机构的遴选和资质考察方面较为审慎严格,但是部分分支机构为完成内部经营指标考核,在遴选合作机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作的第三方机构能否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经营收益,因此在主体资格和业务经营范围方面的考察失于严谨。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取了消费者的账户信息,一旦因为管理疏漏或者网络的客观风险泄露,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攻击银行客户账户,不仅导致客户财产及信息安全受到侵害,同时也使银行的账户安全遭到侵害,影响银行的账户安全管理。 (四)账户所有人风险意识淡薄

账户所有人风险意识淡薄,对在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诈骗防范较少,存在泄露银行卡密码,买卖账户的行为,由于对于涉案账户及涉案账户所有人无约束性措施,社会公众风险意识不健全,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不利于银行账户的管理,同时人民的财产收到侵害。 (五)硬件设施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银行卡已成为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然而,随着持卡人群体的迅速扩大,银行卡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让很多持卡人防不胜防。而当不法分子取得持卡人的账号密码后,银行并没有加强管理最后一道防线—银行卡的真伪识别,导致不法分子使用伪造的银行卡盗取持卡人的账户资金。所以银行要及时更新硬件设施,预防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银行账户管理的应对措施及改进建议 (一)完善网上支付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