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局域网建设现状及分析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6:00: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企业局域网的建设的目标是为全企业人员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合作平台,在需要连接Internet时,以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资源,实现对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信息发布、交流与合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效益:

1、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其知名度,为外界了解企业文化提供一个简单、便捷的窗口。

2、在整个企业内部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传递通道,企业内部的政策、资源、通知可以在全企业进行迅速传递。

3、实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有效地降低了办公地成本。

4、企业的各级领导得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对企业内部运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得到全面的决策支持。

5、企业内部人员可以方便安全的访问外部因特网。

6、流行、先进、合适的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构造具体的应用环境。

6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

2.1.1 NAT技术

NAT技术主要实现内部网络地址转换,静态NAT是把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地址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地址,这样方便外网用户访问企业Web网;动态地址NAT是采用把外部网络中的一系列合法地址使用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内部网络;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PAT)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把企业内部网IP转换为公网IP地址,使内部用户可以方便的访问Internet。

目前,NAT技术主要用于连接和安全方面。目前企业内部网络用户数量大,而能申请的合法的全球唯一IP地址有限。NAT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IP地址短缺问题,利用NAT技术能够实现多个用户共同使用一个合法的IP地址连接互联网。而另一种需要出于安全方面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网络攻击的发生。企业期望隐藏LAN内部网络结构,NAT可以将内部LAN与外部 Internet隔离,使外部网络用户无法了解通过NAT设置的内部IP地址。

NAT技术在企业中都采取两种技术类型结合应用,比较好的还是和端口复用地址转换。结合起来的技术如:端口复用地址转换、TCP/UDP端口NAT映射、静态地址转换+端口复用地址转换、动态地址转换+端口复用地址转换。

我们知道,不同应用程序使用TCP/UDP端口是不同的,例如,WEB服务器使用80、FTP服务使用21、SMTP服务使用25、POP3服务使用110等。由于每种应用服务器都有自己默认的端口,所以这种NAT方式下,网络内部每种应用服务器成为Internet中的主机,例如,只能有一台WEB服务器、一台E-mail服务、一台FTP服务器。尽管可以采用改变默认端口的方式创建多台应用服务器,但这种服务器在访问时比较困难,要求用户必须先了解某种服务采用的新TCP端口。因此,可以将不同的TCP端口绑定至不同的内部IP地址,从而只使用一个IP地址,即可在允许内部所有服务器被Internet访问的同时,实现内部

7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所有主机对Internet的访问。

2.1.2 VLAN技术

根据各部门职能不同把各部门划入不同的VLAN减少了广播,提高了通信效率。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就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VLAN可以不考虑用户的物理位置,而根据功能、应用等因素将用户从逻辑上划分为一个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工作组,每个用户主机都连接在一个支持VLAN的交换机端口上并属于一个VLAN。同一个VLAN中的成员都共享广播,形成一个广播域,而不同VLAN之间广播信息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将整个网络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VLAN)。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VLAN里面的工作站发送一个广播,那么这个VLAN里面所有的工作站都接收到这个广播,但是交换机不会将广播发送至其他VLAN上的任何一个端口。如果要将广播发送到其它的VLAN端口,就要用到三层交换机。

2.1.3 三层交换技术

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传输瓶颈问题。

2.1.4 ACL技术

控制访问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 ACL可以限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例如,ACL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协议,指定数据包的优先级。

ACL提供对通信流量的控制手段。例如,ACL可以限定或简化路由更新信息的长度,从而限制通过路由器某一网段的通信流量。

ACL是提供网络安全访问的基本手段。ACL允许主机A访问人力资源网络,

8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而拒绝主机B访问。

ACL可以在路由器端口处决定哪种类型的通信流量被转发或被阻塞。例如,用户可以允许E-mail通信流量被路由,拒绝所有的Telnet通信流量。

例如:某部门要求只能使用 WWW 这个功能,就可以通过ACL实现; 又例如,为了某部门的保密性,不允许其访问外网,也不允许外网访问它,就可以通过ACL实现。

2.2 需求分析

2.2.1 带宽性能需求

现代企业网络应具有更高的带宽,更强大的性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日益增多,今天的企业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业务承载平台,不仅要继续承载企业的办公自动化,Web浏览等简单的数据业务,还要承载设计企业生产运营的各种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以及带宽和要求很高的IP电话、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业务。因此,数据流量将大大增加,尤其对核心网络的数据交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千兆位端口成本的持续下降,千兆位到桌面的应用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企业网主流。构建一个畅通无阻的“高品质”企业局域网,才能适应网络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2.2.2 网络安全需求

现代企业网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阻止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传统企业网络的安全措施主要通过部署防火墙、IDS、杀毒软件以及配合交换机或路由器的ACL来实现对病毒和黑客攻击的防御。在企业网络已经成为公司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现代企业网络必须有一整套从用户接入控制,病毒报文识别到主动抑制的一系列安全控制手段,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网络的稳定运行。

2.2.3 应用服务需求

现代企业网络应具备更加智能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以适应网络规模日益

9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扩大,维护工作更加复杂的需求。当前的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以应用为中心”的信息基础平台,网络管理能力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业务层次,传统网络设备的智能已经不能有效支持网络管理需求的发展。所以现代企业网络迫切需要网络设备支撑“以应用为中心”的智能网络运营维护的能力,并能够有一套智能化的管理软件,将网络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2.3 设计所需环境

2.3.1 硬件要求

安装有Windows 2003/XP/Vista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内存盘80G及以上。

2.3.2 软件要求

Packet Tracer 5.3

512M及以上,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