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9:56: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名词解释

1财务分析主体:即财务人员,是指掌握财务分析技能,并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实施财务分析的人员 。

2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主体:即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使用主体,是指财务分析报告为根据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进行相关决策的单位和个人。

3财务效率:是财务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以及由此派出的其他比率关系,通常可以通过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获现能力和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等方面来反映。

4社会责任履行能力:是企业基于社会利益考虑,就企业行为对社会影响、企业与社会和谐共处等方面,从财务角度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5实际信息:是指反应各项经济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的信息。

6标准信息;是指作为评价标准而收集与整理的信息,如预算信息,行业信息等。

7会计分析:会计分析旨在通过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分析,评估企业财务报表质量,消除会计信息噪声,还原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有有效的财务分析提供保证。

8经营性资产:就是用于企业自身经营活动获取企业经营利润的资产。 9、投资性资产:抒投资类资产,指经营资产以外的资产。

10、资产质量:是指资产在特定的经济组织中,实际所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 11、控制性资产: 能达到控制被投资方程度的投资性资产。

12、核心利润:是指企业利用经营资产从事自身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利润,在数量上等于毛利减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再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

13、利润质量:指利润的实质,而非利润的表象,即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

14、狭义营业利润:是指与经营性资产相关的经营收益。进一步扩大了与核心利润有关的概念范围,能够更好地反映全部经营性资产在价值转移和持有过程中的增值状况。

15、广义投资收益:与投资性资产相关的投资收益。广义投资收益进一步扩大了现投资收益有关的概念范围,能够更好的反应全部投资性资产在处置和持有过程中的增值状况。

16、同口径核心利润:由于未实现的资产持有损益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真正的现金流量,因此分析中必须将其剔除,只考虑核心利润的现金获取质量。

17、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18、现金流量质量:企业的现金流量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顺畅运转质量。

1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的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体现了企业“自我造血”的功能。

20、财务弹性:所谓财务弹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之外,面对市场机遇和市场危险是的变现能力。

21、广义的自由现金流量: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减去维持经营规模的资本性支出,可用于衡量企业还本付息和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

22、狭义的自由现金流量: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减去持有现有经营规模的资本支出和现金股利,可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内部现金资源进行扩张,把握市场机遇或市场逆境的能力。

23、会计政策:企业在会计确定、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24、会计政策变更:指企业对其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变更改为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 25、前期差错: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可靠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误。

26、合并财务报表是合并会计报表的简称。是指母公司编制的,以合并范围内企业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抵销集团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用以综合反映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

27、企业集团: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 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28、倍数分析法是以合并报表中的数据除以母公司报表中相应的数据,用相对 数进行比较、分析 的一种方法 。 29财务报表粉饰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人为操纵,使财务报表反应“”“预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行为。 30.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条件,在会计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相关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运用来控制和调整会计报表盈余,使之能够趋于预定的目标,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维持股价,或者使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业绩行到认可的目的。

31、会计错误:指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财务报表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所致,其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误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财务报表粉饰属于故意行为,会计差错属于非故意行为。

精选

32、利润清洗:亦称巨额冲销,俗称“洗大澡”,其做法是,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金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以便一次性处理为损失,以便卸掉包袱,为以后会计期间实现盈利拓展空间。

33、填塞分销渠道是一种向未来期间预支收入的恶性促销手段。卖方向买方(通常是经销商)提供优厚的商业刺激,诱使买方提前购货,从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以达到美化其财务业绩的目的 。 34、财务异常是指重大错报财务征兆。

35、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各种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的一个综合指标体系,用以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36、业绩评价:是指在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业绩评价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做的综合结论。 37、平衡计分卡:也叫综合计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企业业绩动因态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一种业绩评价系统。

38、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把盈利基础和市场基础结合起来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方法。

39、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

40.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

41、财务分析是财务分析人员分所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企业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结合企业内部、外部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运用一系列分析技术方法,对企业组织财务活动与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评估,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的一项管理活动和一种管理方法。

42、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人员主要依据特定财务主体的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运用一系列财务分析方法,对该财务财务活动表现和财务计划(或预算)执行情况等,从特定财务分析视角,进行分析与评价而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43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44、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或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都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都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

45、战略是指企业经营发展的统领性、全局性、长期性的谋略、方案和对策。企业战略核心问题是经营方向的确定和策略的选择。

46公司战略是用于明确企业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和行动方针,涉及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宗旨和发展计划、整体产品市场和市场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47、职能战略是更细以层面的战略,侧重于提升企业内部特定职能部门的运营效率,考虑如何有效组合企业内部资源来实现公司总体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

48价值链分析是对顾客需求进行深入了解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把企业活动划分为战略上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进行成本分析以及找出区别,并通过安排这些战略活动体现出竞争力。

49、资产负债表三点式审阅法是指主要通过从虚构资产、多记资产和隐瞒债务3个方面分析企业是否存在财务欺诈行为的财务分析方法。

50、资产负债表比率分析是基于资产负债表内及表外信息数据,对资产负债表表内项目数据,资产负债表表内项目数据与资产负债表之外的其他报表项目数据所构建的财务指标,主要运用比率分析方法对所呈报的资产负债表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

51、强制性流动负债是在企业流动负债中,属于马上到期必须无条件偿还的流动负债,如当期必须支付的应付票据、大部分应付账款、银行借款、应会股利以及契约 性负债等。 52、控制性投资资产是指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达到可控制被投资方的程度,刚称长期股权投资为控制性投资资产。 53、资产结构是指各资产相互之间、资产与其相应的来源之间由规模决定的比例关系。 54、资本结构质量是指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以及未来经营和发展活动相适应的质量。

55、经常性项目,所代表的收入和费用与公司的主要营业活动直接相关,其产生的利润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分析时应给予较高的权重。

56、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导致企业权益资本及债务资本的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各项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非流动资产的构建和处置活动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精选

57、其他综合收益是反映企业当年直接计入资产负债是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得利和损失。

58、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59汇总报表主要指由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所属企业报送的报表,对其各项目进行加总编制的报表。

60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61、会计信息失真,是在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准确地反映会计对象,包括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无意失实。

62、现金流量粉饰:是财务报表粉饰中按照粉饰对象不同分类的类型之一,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突击制造现金流量、混淆现金流量的类别等。

63资产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拥有者、控制者与企业经济主体进行的,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的过程,或对高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

64、利润最大化:是经营业绩粉饰的具体形式之一,典型的做法是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关联交易。

65、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在分析一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时,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剔除,从而判断公司盈利对关联企业的依存度,推断公司盈利能力是否扎实可靠,利润来源是否确定。

66、基本每股收益是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与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据之间的比率,仅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67、市盈率,也称为价格与收益比例,是普通股每股股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位数。它可用来判断企业股票与其他企业股票相比潜在的价值。

68.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组合而对实现企业目标所产生的作用。

69.已获利息保障倍数,以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相当于利息费用的多少倍,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用其经营收益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70沃尔评分法,是指通过对选定的多项财务比率进行评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并据此评价企业综合的财务状况,以此来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的方法。

71、税后净营业利润等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也就是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72,资本占用,是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运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

73、资本成本,是指个来在使用资本的过程中所要支付的代价,通常包括资金使用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内容。 74,财务危机预警,是指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来防范企业财务恶化给债权人和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75、经营安全预警模型,通过构建两个安全率指标来分析企业财务经营结构现状,寻求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这两个指标分别是经营安全率和资金安全率。

76投资预测分析,主要是预测分析企业的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现金流量及风险条件下的投资收益。

77,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可以向所有投资者支付的现金流量。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当前和未来投资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之和。

二、简答题、

1、企业财务分析有哪些作用?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