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8:22: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分子组成

2.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关系

(2)糖类中的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参与DNA、RNA、ATP的组成。

特别提醒 (1)脂质≠脂肪;固醇≠胆固醇;核糖体不含磷脂,但含P元素。

(2)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需氧量最多,产生的能量最多。

(3)淀粉、糖原、纤维素、蔗糖等属于非还原糖;单糖是不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的糖,二糖和多糖必须消化后才能吸收。

(4)多肽≠蛋白质,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空间结构,两者都有“—CO—NH—”,都可与双缩

1

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5)核酸≠DNA≠脱氧核苷酸≠遗传物质,审题时注意生物材料和设问,如人的肝脏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或核酸)彻底水解产生几种物质?

(6)水解≠氧化分解,例如淀粉彻底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不产生ATP,淀粉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CO2和H2O,产生ATP。

题型一 细胞中化合物的推断

1.(2018·甘肃会宁二中第一次月考)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磷脂分子,它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B.物质乙、丙的单体可分别表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基因和结构2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 D.结构2在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甲、乙、丙分别为磷脂分子、蛋白质和DNA,结构1和2分别为生物膜和染色体。磷脂分子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A错误;蛋白质、DNA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染色体在分裂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D错误。 方法技巧 四大类有机物的推断方法 (1)根据元素判断

①只含有C、H、O的可能是糖类、脂肪和固醇,然后根据糖类、脂肪和固醇的特点进一步确定。

②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最可能为蛋白质,若含有S,则一定为蛋白质。 ③含有P的为核酸或磷脂。

2

(2)根据关键词进行判断:如由“折叠”联想到多肽,“储能物质”联想到脂肪,“结构物质”联想到蛋白质,“遗传物质”联想到核酸,“主要能源物质”联想到糖类。 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B.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为8种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小分子a为氨基酸,大分子A为蛋白质,小分子b为核糖核苷酸,大分子B为RNA。RNA不具有双螺旋结构,A错误;氨基酸的种类约有20种,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有4种,B错误;氨基酸之间以肽键(—NH—CO—)相连接,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接,C错误;HIV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D正确。 题型二 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及功能辨析

3.(2018·江苏,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单糖是不可以再水解的糖类,A错误;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B错误;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链起着信息分子的作用,C错误;按干重计,糖类占植物体的85%~90%,故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4.(2018·江苏,2)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 B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磷脂酶可将磷脂水解,但不能催化膜蛋白水解,故B错误。 易错辨析 与糖类和脂质相关的5个易错易混点

(1)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