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3 12:12: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篇一: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
学苑杯大赛教学设计
【篇二: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篇三:文言实词推断五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推断五法 教学设计
1、探究几种常见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2、灵活使用所学习的推断方法,学会实词推断。 掌握实词推断的几种常见方法;能准确推断文言实词
(课前预习为主,这些知识学习难度不大,在涉及时作简单说明) 1、会意字和形声字相关知识 2、汉语语法知识相关知识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1、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即积累与答题技巧并重。 (课下预习课堂讨论,师生共同探究) 一、方法一 借助语境
例: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 (褒或贬义)词。 练习: 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解释?绐?的含义 欺骗 2、判断解释是否正确
b 吏误收(周)访,访奋击收者收:收留(2013年 广东卷 )
题中?周访?为人名,判断?收?的含义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该为 逮捕拘押
二、方法二 借助字形
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 练习: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释?畴?的意思 田地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解释?组?的意思 绳索 3.生而眇者不识日解释?眇?的意思 瞎,双目失明
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和氏璧》 解释?刖?的意思砍 三、方法三 借(词组)助结构分析 例:1、文过饰非2、前倨后恭
你能推断出?文? 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文:掩饰;倨:傲慢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解释?奔?的意思 飞奔的马 追亡逐北 解释?北?的意思 逃跑溃败(的军队) 练习: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解释?逸豫?的意思 安逸享乐 2、通五经,贯六艺解释?贯?的意思 通晓
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解释?攘?的意思 排除 四、方法四借助语法知识 例: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
?坚?解? 坚硬的盔甲 ?,?锐?解? 锐利的兵器 ?才能搭配。 练习:
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 实在 ?的意思。 2、楚王贪而信张仪?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 ?的意思。 3、信义著于四海 ?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 信用 ?的意思。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通?伸?,? 通‘伸’,伸张 ?的意思。 五、方法五借助成语
例:1、相如因持璧却立 解释?却?的意思 后退
2、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解释?靡?的意思倒下,后退 提示:望而却步 望风披靡
3、斯言虽小,可以喻大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可以知道?喻?的意思是 明白,通晓
4、(07年福建)今姑贷汝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可以知道?贷?的意思是 宽恕、饶恕 练习: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责?字 联想成语 求全责备 意思 索求
2、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10湖南卷) ?薄?字 联想成语 日薄西山 意思 靠近、迫近
3、帝善其不挠,迁(宋)均司隶校尉(09全国卷i)?宋均?为人名 ?挠?字 联想成语 不屈不挠 意思 屈服 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
?治?字 联想成语 长治久安 意思太平、安定 (课堂上给时间做,做完以后探讨)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解释“深”的意思 刻毒
2、 “‘傥窀穸zhunxi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选出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项:( a ) a.墓穴b.棺材c.财物 d.山洞
3、“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解释“以”的意思 用 4、“变姓名,诡踪迹”解释“诡”的意思 隐蔽、隐藏
5、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解释“赢”的意思 多,多余 6、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 整理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 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平坦 c. 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略:简略
8、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