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绘画中的构图意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4:09: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中学生绘画中的构图意识

作者:赛力克布力.海那尔别克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2期

摘 要:构图教学是美术教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纵观整个美术教育教学大纲,构图知识的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绘画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中学生;绘画;构图意识;培养

“所谓的构图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达给别人的艺术。”也就是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照空间把色彩线条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艺术语言,也就是如何把生活变为具有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现代的绘画艺术已经走向多元化,如何选择适当的构图形式并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如何让学生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就成为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现今中国教育的普遍方式都是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我而言我在进行初中美术专业的风景写生教育实习中碰到不少问题,尤其是学生对取景写生这一过程的理解,还处于盲目状态。

一、让学生知道构图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前辈大师们都很重视对构图的研究。塞尚在艺术构思中十分重视形状、线条、色彩、体积的关系构成,独特的几何化作品构成形式,对现代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构图意识 1.学生必须把握构图原则

关于构图的规律或原则,各家所指,不尽相同,总则大同小异。差别往往在于传统理论的阐述,立足于动感,使相对静止的山水,在画家心目中也要取势,即获得运动的倾向性。而西方的构图学先讲均衡、稳定。其中中国绘画未必不要均衡和稳定。所以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把握构图的原则,也是真正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构图方法与技巧的关键,那么,艺术创作的作品能把注意力引向画面主体,也就是说,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只要使观赏者的目光渐渐投向画面主体,通过主体与陪衬画面的结合,更容易理解画面上的内涵,从而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认识。

2.学生应学会融入构图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艺术作品中具备了上述提到的构图的基本原则时,艺术实践表明均衡、对比和完整仅仅是构图的初级阶段,也是构图的最高阶段,绘画作品要成为一幅艺术品,应该在构图上有更多美学的要求,绘画作品是一个有机体。所以,在绘画作品中融入构图的艺术才能更好地展现画面内容。首先,新颖与因素的艺术展现,构图的原则固然应该考虑,但试想如果画家都按照原则作画,那就无法吸引住观赏者,只有新颖的构图,才能吸引住人们的视觉,利用心理学的首因效应,给人们以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论是色彩、线条、空白大小分配都会给人们新鲜的感觉。

同时,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真正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往往具有朴素的特征、朴素的主题、朴素的感情。其次,节奏和音律的艺术展现,音律广义上讲是一种和谐美的规律,是造型要素在节制、推动、强化下呈现的情调与趋势。

3.培养学生在构图上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学会创新构图方法

绘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文艺复兴时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而闻名于世。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突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绘画中的思维定式是指业已牢固地存在于画者的脑海中,并且时刻影响着画者的绘画意识。这种意识在构图中的体现就是某种固定的方法或框式。

在初中风景写生教学中,课本中所界定的完美构图如: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但作为教师不能强行灌输某种构图方法,而应清醒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理念,努力去创新。譬如:在风景写生中,将房子、树木、桥等因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也没有仰视、平视、俯视的区别,这样的作品在视觉冲击上就变得很弱。然而学生们碰到这样的景色,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开始构图,几十个学生一个样,这时候就是失败了。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突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4.培养创新意识,欣赏优秀作品的构图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学生产生思维定式的另一原因是对于优秀作品的欣赏、理解得太少,限定于教师所给予的范围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固定的审美标准。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强调“练”的同时,还要加强各时期名作及风格的讲析。

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风格定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进行小构图,尤其是对同一景色进行不同取景,不同角度,不同空间透视等关系的观察与构图,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及思维方式。尤其是风景写生的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要画出新、奇就难了,而我们的教学是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取景构图训练的同时,学生的绘画意识与创造意识也能得以培养,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俗话说:“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创作画中充分挖掘他们的绘画才能,使他们实现自我,坚定自信。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