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在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意象”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4 2:35: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徽派建筑在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意象”美

“意象”是中国绘画从古至今所传承的传统精髓,一直是中国绘画所表现的课题,也是中华文化历史性积淀下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和自然观的体现。意象油画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词语,即用油画的材料,随意描绘我们心中对人物、色彩、风景以及情感深处的某一种感动。油画将西方油画技法与理论融入东方文化的境界中,这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融合的过程。它颠覆了传统的油画流程,也更接近艺术的本体。相互融合的全新油画语境和新的表现形式,需要画家全面地掌握中西绘画的技术与理论,将东方文化的精神与造型理念有机结合,表现出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意象美”,创造出既符合本民族文化精神又富有油画语言的美术作品。笔者认为应该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基础,融汇写意的中国传统美学结构研究“意象油画”,抒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能更好地体现清淡如风的文人情怀、明心见性的理念,展示“出世入世”的文化符号。

地处古徽州地区的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合汉族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

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马头墙、小青瓦、小拱桥等与山、水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古朴、隐逸典雅的优美意境。它不仅承载着徽州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徽州人民的文化观念,更加滋润了徽州地区人民的审美追求。

在世界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油画想要具有民族特色,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探索油画中国画、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中,中国的画家以其自身的文人情怀和审美情趣,努力尝试以西方油画作为媒介表现出中国山水式风景画的创作,将中国山水特有的美以自我感受再加工,形成“意象”之美的作品。而徽派建筑与中国风景油画的意象美在布局、意境内涵、色彩构成、情景交融、气韵生动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徽派建筑在中国画的意蕴中所吸取的山水精神也映衬了中国画家所崇尚自然、追求脱俗静逸、“出世入世”的情怀与“心游物外”“物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一、徽派建筑艺术中的山水精神

中国山水画是最具人性意味的审美形式之一,通过人与自然的对话,直接处理人的情感、感觉、梦幻乃至理智之道。所谓山水精神,就是寄情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求艺术创作的灵感与人生生命的价值。而山水精神融入徽派建筑,使其摆脱了本身单调乏味的空间形态,从而更贴近诗情画意般的审美需求:自然山水决定了徽派建筑的生存空间,正是与自然

山水的完美融合使其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因此徽派建筑在布局上追求与自然的有机整体。 这种有机的整体注重于全景式地整体表现自然,而不是一花一木一草一石的局部描摹,从而提炼出了雄浑、缜密、崇高的意象,遵从“师造化”而“道法自然”,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意境。 古徽州的自然山水为徽派建筑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也为山水精神的注入找到了合适的入口。同时徽派建筑独特的精神气质不是简单依附于自然山水,而是在于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建筑的“桥梁”,可以体会到徽州地区独特的人文观念、审美追求。千百年来,山水精神不仅作为诗画境界的内在尺度,还在于其作为人格魅力的必备要素,深深地浸淫于世人的审美意识之中。 二、徽派建筑与风景油画的意境 (一)画境:黑与白的视觉韵味

黑与白构成了徽派建筑独特的色彩审美观。徽州民宅以黑白相衬为总体色调,以黑、白、灰的渐次变换构成统一的视觉韵味。既单纯得一目了然,又透露着神秘的韵味。黑与白的人工之色与万物的自然之色交相辉应,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富有层次感的风景画。这与中国油画的“意象”美不谋而合。在油画创作中徽派建筑的色感的和谐,蕴含的或是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或是空灵的隐逸神秘、或是单纯的交错丛杂,从而使山水的意境与建筑的意境无缝融合,使得“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