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昌_苏为华_统计学原理3版练习与思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7: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ty83?b???2.96

28t?2a?y?18.14

??18.14?2.96t 趋势方程为:y??18.14?2.96?8?41.82(万元)预计该地区2010年这种产品的产量为:y。

(2)由于取的t值不同,两种方法得出的趋势方程不同,但趋势值相同。

10、(1)按月平均法 年份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总平均 2002 79 48 68 107 2003 97 66 85 134 2004 113 91 100 148 2005 13 105 125 174 同季平均 106.25 77.5 94.5 140.75 104.75 季节指数101.13 73.99 90.21 134.37 100 (%) (2)移动趋势剔除法

先用移动平均法求时间序列的趋势值,计算实际值与相应趋势值的比率得修匀比率。 年份 季节 销售量Y(万件) 趋势值(T) 修匀比率(Y/T)% 2002 一季 79 — — 二季 48 — — 三季 68 77.75 0.8746 四季 107 82.25 1.3009 2003 一季 97 86.625 1.1198 二季 66 92.125 0.7164 三季 85 97.50 0.8718 四季 134 102.625 1.3057 2004 一季 113 107.625 1.0499 二季 91 111.25 0.8180 三季 100 115.875 0.8630 四季 148 120.5 1.2282 2005 一季 136 125.375 1.0847 二季 105 131.75 0.7970 三季 125 — — 四季 174 — — 把修匀比率整理,计算“同季平均”及“总平均”。同季平均除以总平均即为修正后的季节比率。 年份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总平均 2002 — — 0.8746 1.3009 2003 1.1198 0.7164 0.8718 1.3057 2004 1.0499 0.8180 0.8630 1.2282 2005 1.0847 0.7970 — — 同季平均 1.0848 0.7771 0.8698 1.2783 1.0025 季节指数(%) 108.21 77.52 86.76 127.51 100 (3)当时间数列中不存在长期趋势时,可用按月平均法;当时间数列中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时,应采用趋势剔除法;本题适用趋势剔除法。

第九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D 6.C 7.C 8.C 9.C 10.C 11.A 12.B 13.D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1)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kp分别是90.91%,120%和130%;三种商品的个体销售量指数kq分别为:107.69%,112.5%和85.71;

(2)?p1q1?150000,?p0q0?140800,?p0q1?144900;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Ip?103.52%,说明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上升了3.52%;

(3)商品销售量总指数Iq?102.91%,错误!链接无效。

(4)说明“先综合,后对比”的特点;

(5)分别说明价格、消费量在起到同度量作用的同时,如何还起到权数的作用;

(6)销售额总指数Ipq=106.53%,即报告期的销售额比基期上升了6.53%,绝对额增加了9200元;原因:商品销售价格综合上升了3.52%,使销售额增加了5100元;商品销售量综合上升了2.91%,使销售额增加了4100元。

2、(1)2005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总指数Ic=90.37%,产量计划完成总指数

Iq=102.91%;

(2)总成本指数Icq?96.04%,即实际总成本比计划下降了3.96%,节省总成本24万元;原因:单位成本综合下降了9.63%,使总成本减少了62万元;产量综合上升了6.27%,使总成本增加了38万元。

(3)2005年比2004年的单位成本总指数Ic=79.08%,产量总指Iq=132.37%;

(4)2005年比2004年的总成本指数Icq?104.68%,即2005年总成本比2004年上升了4.68%,增加总成本26万元;原因:单位成本综合下降了20.92%,使总成本减少了154万元;产量综合上升了32.37%,使总成本增加了180万元。

3、(1)?p0q1??kqp0q0?2332万元,Ip=105.06%; (2)Iq=106%;

(3)Ipq=111.36%,销售总额增加了250万元。原因:商品销售量综合上升了6%,使销售额增加了132万元;商品销售价格综合上升了5.06%,使销售额增加了118万元。

4、(1)?p0q1??1p1q1?1200.91万元,Ip=101.59%; kp(2)Iq=104.43%;

(3)由于产品价格变化使企业销售额上升了1.59%,使销售额增加了19.09万元。

5、?x1f1?22730,?x0f0?18600,?x0f1?20900。 (1)Ix=111.1%;

(2)Ix=108.76%,If=102.15%;

(3)该企业平均劳动生产力上升了11.1%,即每人年产值增加了4.13万元;原因:三个车间劳动生产力综合上升了8.76%,使每人年产值增加了3.33万元;三个车间职工结构变动使平均劳动生产力上升了2.15%,使每人年产值增加了0.8万元。

(4)该企业总产值指数Ixf=122.20%;

(5)该企业总产值上升了22.2%,即增加了4130万元。原因:Ix=108.76%,

If=112.37%;即三个车间劳动生产力综合上升了8.76%,使总产值增加了1830万元;三个车间职工人数综合上升了12.37%,使总产值增加了2300万元。

6、(1)、(2)的有关结果列于下表: 销售额(万元) 平均库存额(万元) 流转次数(次) 部门 1季度 2季度 1季度 2季度 1季度 2季度 A 7080 6800 1068.33 1013.33 6.63 6.71 B 2500 2200 350 328.33 7.14 6.70 合计 9580 9000 1418.33 1341.67 6.754 6.708 (3)该商场2季度比1季度的总流转次数指数为:Il=99.32%;

(4)该商场流转次数下降了0.68%,即减少了0.046次;原因:Ix=99.30%;即两个部门流转次数综合下降了0.7%,使总流转次数减少了0.047If=100.01%;

次;两个部门平均库存额结构变化使总流转次数上升了0.01%,增加了0.001次。

7、?q1m1p1?30780,?q1m0p0?30960,?q1m1p0?27360,

?qmp000?28360;

(1)Iq=109.17%,Im=88.37%,Iq=112.5%; (2)Iqmp=108.53%,消耗总额增加了2420万元;

(3)由于产量综合增加9.17%,使消耗总额增加了2600万元;由于单耗量

下降11.63%,使消耗总额减少了3600万元;由于单位原材料价格综合上升12.5%,使消耗总额增加了3420万元。

8、(略)读者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9、该地区的工业发展速度是110.78%。 第十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B 5.C 三、计算题 1、(1)单项指标的指数值如下表所示。

(2)各省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指数值及相应排序结论如下表最后两列所示。

单位:% 人均可支人均居住数 北京 89.865 天津 69.536 河北 46.453 上海 100 60.017 54.481 63.613 68.493 65.097 80.622 100 58.105 人口文人均公共教育文娱户均电视综合指数 机台数 (加权算96.753 87.013 75.325 100 70.130 79.870 97.403 90.909 88.254 69.696 60.630 83.712 61.496 64.012 84.057 81.996 数 100 76.198 57.392 79.388 70.630 49.949 57.661 95.358 指 数 指 数 指 数 术平均) 81.818 100 城市 配收入指 面积指数 盲率指绿地面积支出比重排序名次 1 5 8 3 7 6 2 4 49.587 80.152 57.025 69.414 48.760 90.928 52.066 78.273 42.149 81.395 77.686 83.624 100 74.140 江西 42.737 四川 49.369 浙江 81.210 广东 81.121 2、(1)每一个企业单项指标的功效系数di、功效分数Fdi 如下表所示。 (2)不同平均法之下d及FD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算术平均与平方平均合成方法之下,综合评价结论是:A企业效益优于B企业。但在几何平均合成方法之下,结论却完全相反:B企业优于A企业。原因在于:A企业三项指标的水平差异大,而B企业三项指标比较均衡。 人均增加值(万元/人) 增加值率(%) 资金利润率(%) 加权算术平均 加权几何平均 加权平方平均

3、(1)行和法权数见下表5-6列 (2)方根法权数见下表7-8列 判断矩阵 1 1/2 1/5 1/8 2 1 1/2 1/4 5 2 1 1/3 8 4 3 1 行和法 行和 16 7.5 方根法 归一化 54.73% 25.88% 13.54% 5.85% 归一化 行几何均值 53.50% 2.990698 25.08% 1.41421 功效系数di A企业 0.25 1.0 1.5 1.0 0.79181 1.13190 B企业 0.75 1.2 1.0 0.975 0.96009 0.98932 功效分数Fdi A企业 70 100 120 100 97.535 102.225 B企业 90 108 100 99 98.771 99.227 4.7 15.71% 0.740028 1.7083 5.71% 0.319472 (3)AW=(2.2789 1.0609 0.5608 0.239042)T λmax=4.061425 CI=0.020475

CR=0.02275<0.1,故认为判断一致性水平可以接受。

4、(1)完整的判断矩阵是:

指标A 指标B 指标C 指标A 1 1/2 1/3 指标B 2 1 2/3 指标C 3 1.5 1

(2)各方法相对权重如下:

三种方法的相对权重完全相等,均为(16.67% 33.33% 50%)。判断矩阵完全一致。

第十一章

一、判断题

1.× 2. ×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