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9/19 20:41: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物描写方法专项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等级:(一) (二) (三) (四)
对人物的描写,可以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几个方面去塑造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品格,抒发人物的感情。(由表及里,深入挖掘的是人物的心理、精神品质,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内经典语段赏析:题源:期末冲刺100分2011秋(冀教版)(68所名牌中学教科所) (一)、第二单元过关密卷——分析下面语句属于哪个方面的描写,并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2分)
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捕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儿,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此句属于 心理 描写,表达了桑娜对丈夫的关心,担心他们收养孩子后会使本来贫困的生活更加艰难。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贫困、艰难。
2、就在这死去的母亲身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鬈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此句属于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表达了死去母亲身边两个可爱的孩子睡得很香甜,可见西蒙去世之前妥善的照料他们,体现了母亲母爱的伟大。 3、“带我去兜风?当然愿意!”小男孩儿惊喜万分。
此句属于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表达了从没做过车的小男孩得知保罗要开车带他兜风内心的惊讶与喜悦(原文的 “惊喜”)之情。
4、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跪着,爸爸拿着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此句属于 动作描写,表达了鲁迅和周建人 救助车夫的仔细、专注、认真,体现了他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心。 5、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桅杆。 此句属于 动作描写,表达了猴子的淘气甚至是放肆,为下文写孩子气急了追猴子一步步陷入危险这个情节作铺垫(“作业”的“作”)。 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跳 、摘下、戴、爬上,作用:体现了猴子的淘气甚至是放肆,为下文写孩子气急了追猴子一步步陷入危险这个情节作铺垫(“作业”的“作”)。 阅读过关(二)21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这段话节选自课文《穷人》,作者是(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3分 2、语段中“他们”指的是 西蒙家的两个孩子 。2分
3、语段中通过一个“ 熬”字,充分体现了渔夫一家生活(贫困、贫穷、艰难),同时也说明渔夫(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也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高尚品德。3分
4、选择正确的意思填空。4.5分A思考 B解释、安慰 C认同
第一个“嗯”( C) 第二个“嗯”(A) “哦”( B ) 5、在语段中找出不同语气的句子。商量的语气画“ ”;指挥的语气画“~~~~”;解释、安慰的语气画“ ”。4.5分(4、5题其实本质上考得是一回事)
6、听了桑娜说“你瞧,他们在这里啦”这句话后,渔夫会怎么样?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把它描写出来。4分提示:要围绕“渔夫”进行想像、描写(不是叙述,相当于为原文补写一段文字,可以放到文中)想像要合理(符合人物心理——渔夫高兴、默契、认可、了然;品质、性格、说话风格、故事情节),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示例:渔夫惊讶的看了看妻子桑娜,又看看正睡着香甜的孩子们:西蒙的两个孩子和他们自己的五个孩子紧紧地贴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噙着淡淡的笑意,似乎正做着美丽的梦。接着渔夫说:“哦!你做得对!你看他们睡得多香!别担心,我们可以照顾好他们的!”两个人依偎在一起,看着熟睡的孩子们笑了!屋外依旧是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 (三)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吗???语段中的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语段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忐忑不安 。3分 (四)全真模拟重点学校卷(一)请你分别用一句话赞一赞下面课文中的人物。3分
(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文本形象的总结派上用场,又是万变不离其宗。心中有数,不管什么题目,自己都有招。) 方志敏:你清正廉洁、矜持不苟、舍己为公,面对敌人的威吓泰然处之,面对敌人的利诱毫不妥协,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鲁迅:您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难怪您深受人民的爱戴!
桑娜:桑娜,你勤劳善良,你和渔夫宁愿自己吃苦也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也要帮助别人,这种高尚的品质令我钦佩。
百合:你身上具备的坚韧、执着、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保罗:你是善良的!
《最好的礼物》里的小男孩:你是一位好哥哥——年龄虽小但很爱弟弟;你是品质高尚的人——你教我们懂得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