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含习题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8:27: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及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主要是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评价;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第一章地球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2、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3、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4、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5、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6.重力异常:地球的重力一般指地球对地表和地内物质的引力,但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致所测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分为正异常和负异常。(重力勘探)。

7.校正方法:一:只考虑海平面与测点之间高差影响,而未考虑物质影响称为自由空气校正。有自由空气异常。二:将自由空气校正后的值减去岩石和地形产生的重力值,称为布格校正,有布格异常。

1

8: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夹角;磁倾角:磁针与所在地水平面夹角。 9:地磁特征: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位置不一致,并且磁极的位置逐年都有变化,磁极有向西缓慢移动的趋势;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从理论上计算出他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如两角与理论值不符时叫地磁异常;地球磁场的磁力线由于太阳风的影响,被压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这个区域叫磁层;地球磁场形成的原因假说众说纷纭。 10:地热:地球内部储存的巨大热能。(常温层,地热增温级与地热梯度)主要来源: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地热释放最经常和持续的形式是地球内部热能从地球深部向地表传输即大地热流。

11: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2:地壳结构:上层地壳即硅铝层或花岗质层为不连续圈层;下层地壳即玄武层也叫硅镁层为连续圈层。地壳类型:陆壳:厚度较大,具双层结构,即在玄武层质之上有花岗质层;洋壳:厚度较小,一般只有单层结构,其表面为海洋沉积层覆盖;次大陆型地壳:介于两者之间。

13: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二、选择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 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 3、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4、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 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

5、根据磁异常的范围大小,下面不属于地磁异常分类的是(C) A、大陆磁异常;B、区域磁异常;C、全球磁异常;D、局部磁异常。

2

6、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B) 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 7、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8、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D) 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 9、地磁要素包括(ABD)

A、磁偏角;B、磁倾角;C、磁异常;D、磁场强度。

10、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BCD)

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

11、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ABCDE)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E、散逸层。 12、大陆地壳由(AB)组成

A、硅铝层;B硅镁层;C、镁铁层;D、硅铁层。 三、填空

1、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1975年公布的地球参数表面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_;(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地磁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

3、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温度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 4、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5、地球的内部有两个最重要的地震波速度变化界面,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据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