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B和1.0619热处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4:4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CB和1.0619及WCC和1.0625热处理

吉克阀门有限公司 穆振远、刘秀川

WCB和1.0619是美国和德国高温压力容器用钢。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用这些钢生产出

口阀门越来越多。我国2005年任引用美国标准制定WCBLCC等压力容器用钢中国标准GB/T12229-2005,同目美标不同,取消了Rm上限,改为485Mpa.如何满足客户越来越高,高于标准,如要低温功的要求和提高出口阀门质量,成为热处理行业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本≤文把我们多年的热处理经验介绍大家。

1. WCB和1.0619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要求:

WCB和1.0619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WCB钢化学成分只有上限,无下限;

WCB和1.0619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表1,

钢号 C SM n% 1.00 CrNiCuMoVP S RmRp0.2A % 22 Z % 35 温度 Akv J 注 % WCB 0.30 %i 0.60 % 0.50 % % 0.50 0.30 % 0.20 % 0.03 % 0.040 % 0.040 Mp Mp 485655 250 1.0619 GP240GH 1.0625 GP280GH 0.180.23 .0.18.0.25 0.60 0.501.20 0.30 0.40 0.30 0.12 0.030 0.020 420600 240 22 室温 27 N 40 QT 27 40 N DGQT 0.60 0.801.20 0.30 0.40 0.30 0.12 0.030 0.020 480640 280 22 室温 注1:指标没范围成分≤;性能≧。Cu有的资料0.03%.WCB碳-C从上限0.30%每降低

0.01%,可升0.04%Mn,最高1.28% ,1.0625也有上述原则,Mn最高为1.40% 注2:有的客户要求WCB和1.0619-29℃和-20℃Akv27J

注3:WCC-≤0.25%C、≤1.20%Mn(按上述降C升Mn原则最高为1.40%),其它成分同

WCB。力学性能只Rp0.2≥275Mpa、其它同WCB。

1.0619钢主要成分C和Mn有下限要求。无成分下限好处,可根据需要调节和选择成分,缺点符合标准的成分並不一定是合适和最佳成分,需丰富金属学及热处理知识才能选择好成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根据工艺和使用等综合性能及工件截面大小,选择最佳成分控制范─围,以保证可焊性等工艺性能和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要求。WCB可焊性要求不高的大件,C和Mn可高些;一般客户要求CE比标准≤0.50更低,如CE0.43,也要求低温冲击,C≤0.25%。为保证淬透性和淬硬性及强度C也不能太低,0.18-0.25%(1.06190.-0.23%)。Mn脱氧,去硫,细化晶粒,强化铁素体,形成合金渗碳体,能最显著提高穿淬透性和改善低温冲击功(只Mn和Ni),因此Mn尽量往上限控制为0.90-1.20(1.28)%。对中小阀门,根据我们经验其原则它元素都可不加,大截面可加Cu和Mo,Cr和Ni尽量不加。这样WCB和1.0619及LCC成分完全相同。【1】WCB成分为0.19à.40-0.60%Si0.85-1.10%Mn,利用降C升Mn原则比较好的一例。我厂也没有利用上述原则,WCB和1.0619及WCC(产品很少)实际控制成分为0.18-0.23%C和0.70-1.00%Mn,也能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29的低温冲击性能,详见【2】和表1。如Mn提高0.9-1.28%,就能达到LCC高水平,详见【2】。,可见Mn含量的重要性。由于经济原因1.0625无产品和客户要求WCC材料也少,上述低Mn范围,WCB和1.0619热处理后,完全满足WCC和1.0625钢力学性能要求,还有高的低温冲击功。为提高阀门质量,特别大阀门应Mn尽量往上限控制。

四种钢要求的力学性能见表1和表注3,WCB和1.0619、WCC和1.0625个为同一屈服强度等级,WCC和1.0625分别为个牌号系列最高强度级别。德准1.0619和1.0625Rm上限比美标低,1.0619最低,为600Mpa。Rm上太低,不符合对材料综合性能(强度、塑性 1

和冲击韧性,特别低温韧性)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的需要,影响材料性能充分发挥,限制

6

材料潜力的充分开发,详见【3】论证。我国新标准WCB,Rm不设上限,最为合理。定货前同客户协商好,提高、最好取消Rm上限。德准不要求A,室温Akv正火(N)和淬火(QT)要求不同,美准不要求Akv。客户高于标准要求低温-29℃和-20℃Akv≥27J,我们统一-29℃试验。

2.热处理:

铸态组织粗大,成分徧析不均匀和性能很低。为获得所需力学性能,特别低温冲击性能,必须热处理。经热处理消除铸态组织,均匀化成分,细化晶粒和组织,获得细小、均匀分布的所需的组织。热处理主要有N、NT和QT。

正火是WCB、1.0619 、WCC和1.0625钢推荐和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但大批量生产,由于装炉量多,出炉冷却速度慢,工件硬度不均匀,中心硬度可能不合格。我们用500长六边形高1000mm铁筐装1t多工件,井式炉加热后吊出炉,用风扇吹冷,发现筐中心里面工件硬度只126HB,强度不合格。装台车炉正火,台车开出冷却,冷却速度更慢,性能更难保证。正火尽量少用。我们阀门装筐加热,整筐吊入有循环水的淬火槽中冷却,冷水从淬火槽下四周进水管小孔喷出,高压空气从槽下中心位置气钢管中小孔中喷出和高压水泵喷水。由于冷却液水搅动力大,工件表面和水流相对速度加快,提高工件冷却速度,筐内部工件冷却速度也快,筐内外试棒性能差别减小,确保筐内工件质量。WCB筐中心线、距筐底1/4筐高处试棒-29℃Akv94-98J,AVG=96J,很高性能水平。用水冷代替风冷正火。因水冷却快,获得较小铁素体,较多细小、均匀珠光体,经高温回火使得强度、塑性和低温韧性都得到改善。因WCB和1.0619这类钢淬透性低,经常得不到淬火组织,淬火硬度为158-292HB,极少数达 347HB,称为水冷正火。

WCB热处理工艺试验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900℃正火保温时间从1h增加到2h

WCB钢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Rm (Mpa) 485-570 495 480-515 503 505 520-550 535 535 555 530 600 600 ReL(Mpa) 255-290 271 240-375 278 305 325-350 332 335 375 265 380 405 A (%) 24.5-290 25.5 20.5-35.0 26.0 25.0 26.0-28.5 Z (%) 36-47 41 29-57- 41 48 41-54 试验温度℃ 室温 室温 室温 室温 室温 室温 -29 19 -29 19 -29 20 -29 -46 Akv ( J) 22-84 18-91 52-75 41-84 50-61 77-80 40-48 58-60 22-28 108-11039-56 94-121 31-120 32-72 78-84 11 -15 -20 57-70 -25 -29 59-67 47-53 AVG ( J) 49 54 67 62 55 79 44 59 25 111 49 54 47 75 64 50 171 63 HB 热处理 炉数 14 25 1 8 1 1 1 1 1 9—920℃3hWC+630℃3hWC 10——900℃3hWC+610℃-630℃3.5Hwc 1-bia1900℃3hWC610℃3hWC 4 炉517 8 1 152 152 152 175 160 143 179 900℃1hAC 900℃2hAC 900℃1hAC+600℃2hWC 900℃3hAC+6203hWC 900℃3h+9201hAC+6203hWC 900℃2hWC+700℃2hWC 9003hWC+700℃hWC 920℃3hAC 27.0 49 24.5 22.0 27.5 27.0 25.0 45 56 74 35 57 114 178~181 10 2 力学性能平均稍有增加,个别2h正火A和Z有不合格的,室温冲击都有<27J不合格的。 保温时间增至3h,620℃3h回火,回火后水冷,力学性能全部明显增加。900℃+920℃1h空冷(AC)620℃回火,塑性和韧性稍有降低。900℃2hWC+700℃2hWC比正火不回火力学性能大大提高。进一步增加保温时间到3h再700℃回火,-29℃Akv40-48J,AVG44J,满足客户≥27℃℃J要求。

6

最后确定900℃≥3hWC加回火,回火后水冷的热处理工艺。以后又进行了920℃3h正火和淬火回火Rel、Z和室温和低温Akv都明显提高,正火-29℃Akv≤27J合格标准,要求低温冲击,正火热处理是不合适的。920℃QT力学性能也可以,但没有900℃QT平均水平高,见表中10。试验证明900℃≥3hWC是合适的。试验也说明资料【4】推荐碳钢铸件加热保温时间≤100mm,1h/30mm、每增加30mm再增加1h。合金钢加热保温加热系数为0.5-1h/25mm、每增加25mm再加0.5h。也有资料每增加25mm,再增加1h 、总保温时间≥2h(25mm近似1英寸)。【1】WCB保温时间>2h也是一个实例。对要求冲击,特别低温冲击,加热保温2h不合适

我们进行了WCB钢水冷正火(淬火)后不同火温度对低温冲击功影响工艺试验,其结果见表3.回火温度从590℃升到660℃,AVG总平均相差不大,其中以610℃回火AVG96J为最 WCB和1.0619淬火后不同回火温度对-29℃低温冲击功平均值AVG及总平均值的影响表3 回火温度℃ AVG J AVG总平均J 炉数 590 36~65 50 2 600 38~59 48 8 610 36~94 55 48 620 32~61 41 11 630 37~52 44 8 660 43 43 1 高、总平均最高为55J。按这个温度回火2年。2012年试验630℃回火,-29℃Akv60-96J共42炉。WCB和1.0619及少数WCC,3年共517炉Akv30-120J、AVG32-98J℃和总平均稳定53J-54J、平均54J。610℃-630℃为WCB和1.0619上述成分的最合适的回火温度,如Mn提高1.20%的LCC钢最佳回火温度为630℃ 。因WCB、1.0619和LCC≤1.00Mn时成分有重合部分,WCB和1.0625Mn偏高时可630℃回火。

文献推荐的WCB等4种铸钢的热处理工艺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4种钢正火和淬火温度下限接近为880-900℃,上限差别较大,德准和国标温度最高,美标最低。我们开始WCB正火温度选900℃也是WCB推荐的温度范围,以后要求高了采用淬火,温度也没变,淬火温度高些有利合金元素扩散,消除铸态组织,我们工艺试验证明900℃一次淬火加热是合适的。

文献推荐的 WCB、WCC、1.0619和1.0625的热处理工艺 表 4

钢号 WCB WCC ZG240-450G WCB 1.0619 GP240GH 1.0625 GP280GP ZG280-520G C26—52H 正火℃ 890~910 900~930 890~980 900~940 900-980 900-980 890~980 回火℃ 550~650 550~650 600-700 670-700 670-700 600~700 890~980 890~980 890~980 淬火℃ 860~890 880~910 890~980 回火℃ 550~650 550~650 600~700 600~700 `670-700 600~700 670-700 600~700 回火后冷却 【1】 【4】[5] 【4】[5] 注 【5】 AC、F(炉冷) 【4】 WCB、1.0619等热处理后力学性能统计表 表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