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2010年全程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3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标准文档

绪 论

二、选择题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血浆, 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 B.分泌, C.反射活动, 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5、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 )。 A.基强度, B.阈强度, C.时值, 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 A.较长, B.较短, C.先短后长, D.无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 B.兴奋性下降到零, 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无限大,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9、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K+外流增大,膜电位出现(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K+内流, B.Cl-内流, C.Na+内流, D.K+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

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 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

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大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3、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是_____。

4、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维持_____的能力和对_____的耐受力。

5、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

6、当人体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_____以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_____以保持稳定。

五、问答题

1、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须具备哪些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 比较兴奋在细胞内与细胞间的传递特点。 3、为什么说兴奋与兴奋性是反应与适应的前提?

二、选择题 D,D,C,A,C, B,(AC),D,B,D, A,D 三、填空题

1.液体环境,细胞外液,细胞,外界 2.K+,Na+,K+,外流 3.动作电位 4.稳态,稳态变化 5.一定强度,一定时间,一定强度-时间变化率 6.运动系统,内脏活动 五、问答题

1答: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强度,一定时间,一定强度-时间变化率。同时,机体本身还必须具有兴奋性。

以上三个条件的参数并非固定不变,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刺激的作用时间,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强度也随之改变。当刺激强度增加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阈强度和作用时间之间呈反变关系。

2答:细胞内兴奋传递的特点是:①局部电流传导;②双向传递;③不衰减传导。

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特点是:①化学传递;②单向传递;③时间延搁;④易受化学和其它因素的影响

3答:在生理学中将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的本身称为兴奋,而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反应是指人体在一次运动练习中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这些变化运动停止后短期内便会消失。适应是指长时期反复地进行同样的练习(训练),所引起的人体功能和结构持久性的变化,它并不在训练后立刻消失。

兴奋与兴奋性是一切生物体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由于这一功能的存在,就使生物体能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宜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当细胞、组织严重受损,而使其兴奋性发和障碍甚至丧失时,就不能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和适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兴奋和兴奋性的存在是机体能产生反应和适应的前提。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第一章 肌肉的活动

二、选择题

1、实现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 )。

A. 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小节, D.肌球蛋白。

2、依据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 )。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Ca2+的贮库, C. Ca2+和Mg2+的贮库, D.Na+的释放库。

4、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线位体数目少。

5、与快肌纤维相比,属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大α神经元支配,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C.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数量多,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6、属于慢肌纤维代谢特征的是( )。

A.糖原含量低,糖酵解能力高, 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C.糖酵解能力低,氧化脂肪能力高,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7、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8、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9、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800m跑, B.500 m跑, C.1500 m跑, D.100 m跑。

10、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11、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100 m跑, B.跳高与跳远,C.马拉松跑, D. 800m跑。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