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7:28: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们身体上的“尺”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比较和交流等实践活动,了解自己身体上的“尺”,会测量并知道各“身体尺”的长度,能灵活选用合适的“身体尺”测量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2.经历运用“身体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感受“身体尺”方便、快捷的特点;经历不同“身体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并对得到的不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感受“身体尺”不够准确、不够统一的局限性。

3.了解“身体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尺”,用“身体尺”测量长度。 教学准备:每两人1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激活经验。

谈话:小朋友,如果不让你用尺量,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量出数学书长大约几厘米? 2.导入课题。

谈话:最近,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并学会用尺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生活中,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可是我们不能随身带着尺,怎么办?我们可以借助于自己身上的“尺”。今天,我们就通过实践活动,研究我们身体上的“尺”,并用身体上的“尺”量一量。(板书课题)

二、活动一:认识“身体尺” 1.提出问题

引导:如果知道身体上一些长度,就能测量一些物体大约多长。你想知道自己身体上的一柞、一步、不庹、一脚(穿鞋后)大约长多少厘米吗?现在我们就来量一量自己身体上的这些长度,记录下来。

2.讨论测量方法

提问:小朋友先想一想,自己测量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先同捉讨论,再集体交流。 3.实际测量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测量,然后在书上填一填。

说明: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人的一柞、一步、一庹、一脚(穿鞋后)的长度往

往是比较固定的。一柞、一步、一庹、一脚的长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交流:你知道了身体上的哪些“尺”?它们各有多长? 4.初步运用

引导:根据小朋友的测量,身体上的“尺”除了一庹的长度超过1米,其余都没有超过1米。那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柞,大约走几步,大约有几脚长吗?

说明:其实,要知道用身体的这些“尺”多少是1米,可以对着米尺,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你会这样做吗?

测量活动:现在两人一小组,按这样的方法合作完成。每个小朋友测量时,一定要记住:你大约几柞是1米,大约几步是1米,大约几个脚长是1米。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把自己表示1米的“身体尺”说一说。

小结:通过大家努力,虽然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根据绝大多数是小朋友的结果,知道了像我们二年级小朋友,大约7柞长是1米,大约走2步是1米,大约5个脚长也是1米。

三、活动二:用“身体尺”量 1.合理选择

引导:认识了四种“身体尺”,还知道1米大约可以用几柞、几步、几脚来量,我们就可以选用“身体尺”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那测量要选用哪种“身体尺”呢,比如:量课桌的长,你准备选择哪种“身体尺”?量黑板、教室的长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说一说,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组织交流,明确:课桌比较短,可以用柞来量;黑板比较长,高度也合适,可以用庹来量;教室的长,可以用步来量,也可以用脚来量。

小结:在实际测量中,我们要根据被测量物体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身体尺”来测量。

2.实际测量

要求:下面,我们就在教室或校园里选择一些物体,用“身体尺”量出它们的长度。

现在先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你们选择在教室还是校园测量,准备测量教室或校园里的什么,选用哪种“身体尺”。

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帮助适当调整。

让学生按小组合作测量,要求先分工明确再活动,并提示如果自己小组测量结束了,而别人还没有量好,自己可以再选择一种物品量一量。

学生分小组活动,测量、记录结果。

3.交流汇报

交流:请小组长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测量了什么,用的哪种“身体尺”,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能不能得出大约多少米或多少厘米。

小组长汇报交流,重点交流以下两种情况: (1)我测量的是??长度是??步(柞、脚、庹)

结合汇报,根据实际情况提问测得的结果转化成用米或厘米作单位的是多少,并适当指导,让学生体会可以结合“身体尺”的长度和1米的关系,推算结果大约多少米或多少厘米。

(2)不同的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不同

结合交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测量的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却不相同?通过学生解释、交流,感受不同的人“身体尺”的长度可能不相同,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定相同。因此,用“身体尺”测量的结果未必准确。

指出:人的身高不同,“身体尺”的长度也会不同,所以不同的人测量同一个长度,结果一般会不一样。可见,“身体尺”一般是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不需要准确结果的时候用来测量,结果只能知道大约有多长,不像用尺来量出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四、回顾反思 1.回顾反思

提问:现在知道在没有尺或不需要测量得很准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你对自己身体上的“尺”有哪些了解?

2.活动小结

指出: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自己身体上的一些“尺”,知道了用这些“尺”怎样量出大约1米的长度。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对测量结果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身体尺”来测量物体的大概长度,很方便。但是,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得借助于尺,这需要我们自己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