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0:1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利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1、研究背景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园区外拥有数十亩未经商业开发的农田。园区内还拥有采光良好、土质较为肥沃的种植地300多平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可充分挖掘的自身优势,极有利于幼儿开展种植活动。

种植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充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得到最真实和最直接的体验。从而萌发亲近自然的情感、催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初步获得探究经验和探究能力。

但随着农村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正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不断疏离。针对这一现状,我园自2010年就立足于园本实际,开展了名为《利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县级课题研究。(此县级课题已在12年底成功结题)我们希望继续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挖掘种植活动之于幼儿的发展价值。不但让幼儿感受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体验种植、收获的乐趣;还能感知植物生长以及自然变化的奥秘,从而获得更多未知的发现;并能以种植活动为载体,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获得科学探究、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艺术表现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探索、自由成长的天地。实现以大自然为课堂,在与阳光、泥土、植物、动物的互动中获得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有利于引领教师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际,又将实际教学工作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研究意义

从理论方面来看,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关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综

合能力的实践研究还比较少,国内有关这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构建科学完善的理论架构。 从实践方面来看,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幼儿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本课题的研究还能够丰富老师们的运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技能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增强研究能力,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关键词的再界定

1、种植活动

通常人们所说的种植活动是指农业生产中,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本课题中提到的种植活动和传统意义上的种植活动不同,指的是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对于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丰富孩子对于农作物的认识,体验劳动的快乐,锻炼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具体来说,本课题中的种植活动是指通过我园教师、家长,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带领我园各年龄段的幼儿有计划、有目的的把农作物的种子、幼苗埋在或栽到土里,通过持续的对其松土、浇水、施肥、观察记录、收获、分享等一系列的活动体验过程。 2、综合能力

所谓综合能力是指人能够同时对知识网络,语言表达,身体协调自由灵活操控的能力。通常来说,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在本课题中的幼儿综合能力主要指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协作能力与分享意识等。

3、幼儿

本课题中提到的幼儿指的是幼儿园中从小班到大班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年龄都在3至6岁之间。

4、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指的是以解决现实及未来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目标,提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设计并且开发有效的技术及系统,通过教育实践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循环往复的对其进行改善的研究活动。本课题中的实践研究指的是通过运用相关种植知识,组织我园师生在园本种植计划和班级种植计划的引领下,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班级的特点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种植活动中体验参与种植活动并健康成长的全过程。 三、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方面,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关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罗慧指出在幼儿园里,大班的孩子是大哥哥、大姐姐,这一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他们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己的意见别人都能赞同。但是他们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进行培养。刘爱玲研究了利用结构游戏提高幼儿综合能力,指出结构游戏中,可通过操作多种材料,培养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在结构游戏的环境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创意拼插,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郭阳提出版画是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极好手段。在版画活动中,幼儿通过双手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认知用画、刻、剪、撕、折、贴、印的方法再现出来,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对幼儿表达、自理、合作、交往等能力。国内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探索了运用不同方式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取得了一些经验。

有关种植活动运用于幼儿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张春美研究了幼儿种植行为,提出教师要从观念上认识到种植园地的价值,并在活动准备过程中提供经验准备、材料准备和场地准备,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等待、学会倾听以及鼓励探索,在活动后支持鼓励幼儿后续的探究和释疑活动,为幼儿不断积累与种植相关的新

经验创造条件。陆旭梅指出种植园是幼儿们的快乐之园,同时也是学习之园。在种植活动中,教师教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到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老师们可以种植系列活动为载体,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种植、观察、管理等系列活动,让种植活动成为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徐蕾提出在幼儿园里,每间教室的走廊、阳台都设有自然角,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观察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些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但是,目前来看,这些研究多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结论,而国内有关运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实践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此,本课题选择了这方面进行研究。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实践研究,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品质,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积极投身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种植活动中,从而发展科学探究、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艺术表现等综合能力。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或通过课题研究,构建种植园本化课程,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2、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观察幼儿、分析幼儿及有效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将课题研究融入课程实施当中,拓宽和丰富教育范围与内容,提升教师实施课程、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绿色办园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园特色,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将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幼儿能力的教育理念与策略向家庭教育渗透,同时构建互动、合作、和谐的家园关系。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展开。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有效开发种幼儿园植活动资源的途径和策略。

2、探索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艺术表现等综合能力的可行措施和有效策略。

3、探索在家园互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策略。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开展了研究初期和实践研究后家长与教师对开展种植活动的相关认识的调查。

2、文献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书刊,寻找相关研究的理论支撑,了解当前研究动态,借鉴相关研究方法与形式。

3、观察比较法:通过长期有目的的观察,对比幼儿、教师、家长在实践研究前后的变化,以认识研究效果。

4、 行动研究法:将种植活动作为我园常规教学活动,合理制定种植活动课程学期、学月及周、日计划。将科研、教研和日常教学三结合。有目的地开展研讨、分析、评价与总结,继而进行反思与调整。促使课题研究不断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5、个案分析法: 选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剖析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找出问题根源,提出改进的方式。促进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将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行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 七、研究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历时2年多,具体通过分析准备、实践研究、积累总结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具体研究工作、研究措施、研究成果如下: 1、析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路径,建立研究机制

基于县级课题的一些成功经验,我园为了更好更扎实的做好市级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特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指导,在课题组的共同商讨下制定了研究方案,明确了实践研究思路,并在以下三方面进行落实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