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试题题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8:10: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没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像 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像 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像

D.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2.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 )是其中的核心B

A.职业理想 B.社会理想 C.生活理想 D.道德理想 3.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 )B

A.人与生俱来的 B.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是人们成年后的必然产物 D.是人类进化到今天的结果 4.下面关于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理想是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无客观性可言 D.理想具有时代特征 5.下面关于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理想有现实性,也有预见性,是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B.从性质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等

C.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则没有

D.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

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说明( )A

A.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B.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

C.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7.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A

A.正确认识 B.错误认识 C.一般认识 D.片面认识 8.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C

A. 设计理想 B. 理论学习 C. 社会实践 D. 人际交往 9.下列对信念不正确不明确的是( )D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一种知识或想法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10.信念是( )A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11.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B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12.信念一旦形成就( )改变B

A.不可 B.很难 C.不必 D.容易

13.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C

A.金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

B.人生充满苦难和罪恶,尘世很难有幸福,幸福只能在天国 C.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是个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14.下面关于信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C.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 D.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的信念。 15.人生信念按其性质可分为( )D A.资产阶级信念和无产阶级信念 B.唯物主义信念和唯心主义信念 C.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 D.科学信念和非科学信念 16.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D A.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 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 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17.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 )问题。B A.现实 B.实践 C.态度 D.意志 18.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错误的理解是( )D A.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的 B.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C.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

D.理想和信念是互不相干的两种意识形式 19.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C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20.下列词语中,与“历史使命”有相同语义的是( )B A.父母托付的责任 B.人民托付的责任 C.单位赋予的希望 D.个人赋予的希望

21.大学生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主要的是在新的起点上( )A

A.继往开来 B.修身养性 C.寻找工作 D.提升能力 22.大学生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主要的是在现实的基础上( )B A.提升能力 B.迎接挑战 C.努力学习 D.步步为营 2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 )A

A.理论基础 B.基本知识 C.基本能力 D.能力基础 2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 )B

A.对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进化论基础上的学科预见 B.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

C.对人类社会发展认识中的抽象人性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预见 D.对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主观臆想基础上的预见

2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是的( )C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C.马克思主义不太注重自由个性等的发展 D.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6.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科学信念。这主要因为社会主义信念( )C A.已经为当今世界多数人所确立

B.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 D.表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 2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D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民族独立,当家作主求解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A.共同理想导致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社会意识等多样化 B.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

C.共同理想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 D.共同理想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 )构成的。B A.知识、必由之路、万众一心 B.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道路、理论体系、和谐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 )D

A.摸索方向 B.可不走方向 C.借鉴方向 D.根本方向 31.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的“复兴”是指( )D A.恢复到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古代的辉煌

B.恢复曾经有过的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辉煌地位 C.简单振兴

D.恢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即在国内走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在国际上走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

32.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D

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B.努力保持心理健康 C.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3.把理想转换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B

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B.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C.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D. 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34.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B

A.反映 B.决定 C.基于 D.反作用于

35.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表明( )D A.应立志做大事 B.立志当高远

C.不管大事小事,做了就能成功 D.立志须躬行 36.“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 )B

A.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贡献 B.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实现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 D. 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3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B A.国家强大、民族独立、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政治民主、经济发达、社会和谐 D.制度民主、经济发达、文化文明

38.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 )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道路 C.和平发展道路 D.民主建设道路 39.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 )A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0.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 )的力量。B A.全体中国公民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C.爱国统一战线 D.政治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理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B

A.个人理想就是个人奋斗的目标,注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B.如果个人理想一定要符合社会理想,就等于排斥和抹煞个人理想 C.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冲突时,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 D.大学生应该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2.理想具有的特征是( )ABCD

A.超前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时代性

3.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社会理想在我国指的是( )AC A.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

B.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C.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 4.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BCD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C.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5.理想的作用有( )ACD

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B.预见社会发展前景 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D.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6.理想从内容划分,包括( )ABCD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生活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7.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是( )ABCD A.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B.是否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 C.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D.是否为社会的大多数谋利益

8.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以下不属于我国社会理想的是( )BD

A.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

B.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C.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 9.信念是( )的统一体。ABC

A.意志 B.情感 C.认知 D.理想

10.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科学信念的是( )ABD

A.金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

B.人生充满苦难和罪恶,尘世很难有幸福,幸福只能在天国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是个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11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这表明( )AD

A.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B.凡坚定的信念都是科学的信念

C.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D.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2.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ABC A.信念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 B.信念可以使人有惊人的毅力,锲而不舍 C.信念可以成为人们追求目标的强大动力 D.信念表达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13.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坚决执行的态度。以下各项不能作为检验信念标准的是( )ACD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14.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BC

A.能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B.能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C.能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D.能让大学生人生一帆风顺 1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C

A.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B.开拓职业的发展能力 C.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D.改变家庭与个人的生活 16.对国家来说,大学生肩负着( ) AD

A.人民的重托 B.家庭的重担 C.个人责任 D.历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