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9/20 4:4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节 自相关性
一、 自相关性及其产生原因
对于模型:
y?b?bx?bx???bx??t011t22tkkttt?itt?it
如果随机误差项的各期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 (注:
Cov(?,?)?E(??)?0i?1,2,?,s
ijiijjCov(?,?)?E[(??E?)(??E?)])
则称模型存在着自相关性(Autocorrelation)。由于自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时间序列数据,为明确起见,将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下标用符号 模型产生自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模型中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 例如,以年度资料建立居民消费函数
t,t?1,t?2,?,等表示。
y除了受收
y?a?bx??ttt时,居民消费
入水平的影响之外,还受消费习惯、家庭财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各期值之间一般是相关的,如果模型中未包含这些因素,它们对消费的影响就表现在随机误差项中,从而使随机误差项的各期值之间呈现出相关关系。再如,我们建立一个行业生产函数模型,以产出量(
、劳动(L)、技术(T)等投入要素为解释变量,Q)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资本(K)
x根据样本与母体一致性的要求,只能选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于是有:
Q?f(K,L,T)??tttttt?1,2,?,s
在该模型中,资本、劳动、技术之外的因素,例如政策因素等,没有包括在解释变量中,但
它们对产出量是有影响的,该影响则被包含在随机误差项中,如果该项影响构成随机误差项的主要部分,则可能出现序列相关性。为什么?对于不同的样本点,即对于不同的年份,由于政策等因素的连续性,它们对产出量的影响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前一年是正的影响,后一年往往也是正的影响,于是在不同的样本点之间随机误差项出现了相关性,这就产生了序列相关性。更进一步分析,在这上例子中,随机误差项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二) 模型函数形式的设定误差
例如,平均成本函数应该是二次多项式模型;如果设成了直线形式,则随机误差项是自相关的,因为误差项中包括了产值的平方项
x2,产值的各期相关性将会导致随机误差项的
自相关性。
(三) 经济惯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所形成的惯性,使得许多经济变量的前后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本期的投资规模,往往与前一年甚至前几年的投资有关。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居民的本期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原有(上期)消费水平的制约。在生产技术条件相对稳定时期,各期的产量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利用时间序列资料建立模型时,经济发展的惯性使得模型存在自相关性。
(四) 随机因素的影响
例如自然灾害、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往往要持续多个时期,使得随机误差项呈现出自相关性。
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性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一阶自回归形式,即随机误差项
?t只与它的前一期值
?t?1相关:
其中,
?????v
tt?1t?是?与?tt?1的相关系数,
v是满足回归模型基本假定的随机误差项。
t自相关性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成: 称之为
?????????????v
t1t?12t?2pt?ptp阶自回归形式,或模型存在p阶自相关。
二、 自相关性的影响
古典回归模型中曾要求随机误差项是非自相关的,如果存在自相关性,将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一) 最小二乘估计不再是有效估计
根据高斯——马尔可夫定理的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只有在同方差和非自相关的条件下,OLS估计才具有最小方差的特性。当模型存在自相关性,OLS估计仍然是无偏估计,但不再具备有效性。这与异方差性时的情况一样,说明存在其他的参数估计方法,其估计误差小于OLS估计的误差;也就是说,对于存在自相关性的模型,应该改用其他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
(二) 一般会低估OLS估计的标准误差
例如,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果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时,可以证明:
?)?D(b?t2?(x?x)2?g(?,?)
x 上式中,可端第一项是不存在自相关性时积函数,其中
?的方差,第二项是一个关于?和?bxx的乘
?是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系数,?是
x各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由于大多
x数情况下,随机误差项以及
x的各期值之间都是正相关的,即??0,??0,从而
估计的方差将大于
g(?,?)?0。因此,当模型存在自相关性,OLS
x?/?(x?x)t2。不仅如此,受自相关性的影响,
?2的无偏估计
?e/(n?2)2i也会低估真实的
?2,所以OLS估计的标准误差
????? S(b)?D(b)???(x?x)?(x?x)222tt2
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公式计算它大很多。
(三) t检验的可靠性降低
?),则会得到一偏低的估计,真实的标准误差可能会比S(b?)的估计偏低将直接导致tS(b 在自相关性的影响下,(
统计量值的增大
?/S(b?))这很可能使原来不显著的t值变为显著的,即容易将不重要的因素误t?bii认为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而引入模型。
(四) 降低模型的预测精度
模型的预测区间与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密切相关,系数估计误差的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
三、 自相关性的模型
(一) 残差图分析
如同异方差性的图示检验法一样,通过对残差分布图的分析,可以大致判断随机误差项的变化特征。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残差分布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说明很可能存在自相关性。在方程窗口中点击Resids按钮,或者点击Riew\\Actual,Fitted, Residual\\Table,都可以得到残差分布图。
(二) 德宾——沃森(Durbin—Watson)检验
德宾——沃森检验,简称D——W检验,是目前检验自相关性的最常用方法,但它只适用于检验一阶自相关性。
D——W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为: (1)提出假设
H:??0,即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o (2)构造检验统计量:
DW??(e?e)2tt?1n2?e1n2(3??5)
t DW统计量与
?之间的关系:
?e??e??e221t2t2nnn2 因为对于大样本有如下关系: 所以有: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