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 7:12: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
的混乱,违反了语音发展的规律,其结果是字无定音,韵无定类,应该认识到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49.读若,读如
作为古书注解的体式,也是古书注解中一种注音方法,段玉裁说:“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者是也。”实际上这两种注音方法只能说明两个字的读音相似而已,作为注音方法还是很不完善。如:《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悤声,读如葱。”有时,读若和读若也可以用来说明假借字。如《礼记》:“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50.如字
古书注音术语,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是指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来读,又叫本音。例如:“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51.读破(破读)
所谓读破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利用字词的读音变化来表示词义和词类的变化)。也叫破读。破读的音主要是声调,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为去声,其次也有利用声母的变化来表示的。如:王读wang2是名词,帝王(如字);读wang4是动词,称王(读破)。破读大约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大量出现。 52.章句
是离章辨句的意思。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把字词的解释融进句子的直译之中,有利于对主题的挖掘。例如:赵岐《孟子章句》。 53.疏 义疏 正义
疏,又叫义疏或正义,是魏晋南北朝通行的一种新的注解体式。《说文解字》“疏,通也。”义疏即疏通其义的意思,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典籍中前人的传注。如梁皇侃的《论语义疏》、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54.集解
又叫集注。是属于义疏类的特殊体式,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有两种: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帮助读者理解,如魏 《集解》;一种是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 如晋 《春秋经传集解》。 55.赵岐
赵岐,字邠卿。长陵县(今陕西)人。最初名嘉,字台卿,后因避难而改名。东汉末年经学家、画家。赵岐著有《章句》十四卷、《三辅决录》七卷,在当时广为流传。《》还收录有《厄屯歌》、《蓝赋》《与友书》、《遗令敕兄子》、《临终敕其子》、《三辅决录序》、《孟子题辞》、《孟子篇叙》。他的《孟子章句》为《孟子》最早注本,释文通达,明白易晓,后经北宋疏,收入《》中。他对《孟子》研究颇深,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56.《四书集注》
《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1卷)、《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代代传授,对中国的构成不可低估。 57十三经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诗》、《书》、《易》、《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指的是十三部儒家经典。从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转》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因而有十三经之称。
7
58史记三家注
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南朝宋·注)、《史记索引》(唐·注)和《史记正义》(唐·注)。《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中国时期著名史学家撰写的一部史书,也是迄今被认为是上第一部,并被誉为“之首”之说。该书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中的时代,下至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59之言,之为言
是注解的两个术语。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定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即解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除了意义上的联系外还有语音上的联系(古音相同或相近),目的是说明被释词的语源,并不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如《论语》“为政以德”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 《论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
60.一本作
用来罗列版本异同的校勘术语,旨在说明另外版本文字的不同。如:“命女三宿,女中宿”。而陆剑明在《经典释文》:“一本作‘女中宿至’”。(用来指出同一古书中不同版本所出现的异文现象) 6.衍文
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指古人在传抄或刊刻中误增的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例如:《左转僖公四年》“汉水以为池”。阮元:“《释文》无‘水’字。‘水’为衍。” 62.脱文
校勘学术语。简称“脱”,(有时作夺)也叫夺字、脱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用来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 周南 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案‘犹妇’上当脱‘人’字。” 63讹夺
亦作“ 讹敚 ”。亦作“譌夺”。指文字的错误、脱漏。 清 《与人笺》:“ 孟蜀 以来,椠本繁兴??展转讹夺,流布浸广。” 鲁迅 《序》:“予幸其书今在京师图书馆,乃亟写得之,更取 黄 本讎对,知二本根源实同,而互有讹夺。” 鲁迅 《跋》:“原钞颇多讹敚,经二三旧校,已可籀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文句譌夺,取他竟铭校之,始知大较。” 64.句读
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古代断句用“、(zhu3)”作为标志,叫做“读”;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圆圈号作为句终标志。叫做“句”。两者合称“句读”。句读只表示句中或句末的停顿,起断句的作用。 65.四六
骈体文一般是四字句或六字句,因而在晚唐被称为“四六”,从宋到明都沿用“四六”这一名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 66.平仄
按中古汉语的声调系统,平是平声,指平直较长的调;仄是非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是具有升降的声调类型。平仄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使得声调多样富于变化而不至于平板单调。平仄也指近体诗平仄交替形成的规律,其交替的规则是平仄在本句中以音部为单位交替出现。平仄是形成近体诗的最重要的因素。 67.黏对
近体诗有黏对的讲究。所谓黏是指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之间的平仄要相黏,即平仄相同,“平黏平,仄黏仄”,实际上就是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同。所谓对就是指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即平仄相反,“平对平,仄对仄”,特别是双数字和句尾要求严格。不合乎黏的规则叫失黏;不合乎对的规则叫失对。 68.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句子该
8
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为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拗救。 69.三平调
在七言诗/五言诗“(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一句式中,第五/三个字必须是仄。如果改为“平”,整句就成了“(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是古风中特有的句式,在近体诗中是决不允许出现的。 70.犯弧平
在七言诗/五言诗“(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中,第三/一个字必须是平。如果改为“仄”,全句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以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叫犯弧平。但“弧平”可以救,办法就是把本句中的第五/三个字由仄变平,全句变为“仄仄仄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