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6:47: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说课稿

说课人:徐光意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众数。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 “平均数” 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新的要求,而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它在统计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从20名候选队员中选10名同学进行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从而引出众数的概念。再通过“做一做”加深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不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还要学会求一组众数的方法,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教材中例题先让学生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的反映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由此引出众数的特点。又通过“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二、说学生(学情分析)

众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前面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的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已经能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和统计图、表的观察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另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这些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1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众数的意义的理解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数学的活动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并理解众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所以,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课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3、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以上教学目标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要求,拟定的具体目标。第一个是本课的认知目标,第二个则是体现数学思考的能力目标,第三个目标的确定主要是以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方面来思考的。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学习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等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都应当注意培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是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简单的预测。

这节课的教学准备是: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与学法

2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能以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主动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联系生活理解众数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合作交流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的步骤是:

3

1、教学课本122页的例一,例题我先让学生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的反映身高的集中趋势,由此引出众数的概念并理解众数的特点。(时间15分钟)

2、教学练习二十四(课本125页)的第四题,从而理解“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的定理。(5分钟)

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量的联系与区别。(5分钟) 4、生活中的众数现象。如校服主色调的问题,选举问题。(5分钟)

5、生活中的数学,理解均码问题。(5分钟) 6、巩固练习,课本123页的做一做。(5分钟)

7、课堂小结。有什么收获?哪个统计量可以反映这节课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5分钟)

8、板书设计: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9、布置作业:课本124页练习二十四、新理念54-55页、学习与巩固70页课时1。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