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完整标准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0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名称:学生自育自立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自育即自我教育,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应邀讲学告诫老师们说:“培养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明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受教育,那他们能更好地从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成就感。”。

2、自立即自主、独立,表示不需要他人帮助自己就能独立完成某事。自立意味着要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能离开父母和老师的庇护,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所以,自立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3、学生自育自立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的需要

1、新课标已经实施多年,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制约着教育改革的进程,许多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的目的,没有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特别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2、学生的主体性仍然得不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 3、教育教学资源不能充分的利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学生生活资源又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

4、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教学单调枯燥,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因此,本课题就是要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能适应我们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之路。

(二)我校教育教学内涵发展的需要

1、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多年来教学质量一直走在全县前列,一直处于高位发展中,进一步提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提升我校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增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满足农村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出更多具有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学生,使所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对自主学习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社会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自我意志理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自主性的实质、实践、应用、培养和评价等作过探讨。

近年来,国外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思路:一是描述性研究。研究各种自主因素的关系及自主性水平高的学生的特质,集中于研究检验理论的预测和具体的自主成分和过程。Meece,Blumenfeld和Hoyle研究了学生成就目标、内部动机、能力知觉、科学态度间的差异和相关,指出了目标定位于掌握知识上对动机、能力知觉、态度的正向关系;Zimmerman等研究了时间计算与预算和其它学习活动的关系;1991年Pintrich和Carcia研究了学生目标定位、动机、自我调节策略使用间的关系;1992年Wigfield探索了学生的能力信念和价值观怎样预测其数学成绩。90年代,Zimmerman 综合各学派观点,综合各派关心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该框架包括自主学习的6种心理维度和十几种自主过程,以后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多是以他建构的理论框架为理论指导。二是干预研究。 通过 教授学生自主过程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表现。集中于自主性形成及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指导的因素和情景的因素怎样影响自主性的问题。典型的研究是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供各种目标,提供归因和进步的反馈,提出各种干预模型。Brown, Pressley的独立学习策略(SAIL)研究包括课本理解策略模型,研究证实了SAIL的有效性及迁移性;Graham, Harris的自我调节策略发展( SRSD)实验评估了写作和自我调节策略的发展;Schunk & Rice进行了一系列的关于阅读技能有缺陷的学生的研究,表明策略模式和关于策略有效性的反馈共同增强学生的效能感和自主策略使用并提高阅读成绩;Newman,Schwager,Henderson and Landesman等都有这方面的研究。三是测评工具研究。在自主学习的实际研究中,首当其冲的是自主学习的测评问题,自主学习的测评是自主学习概念、理论和自主学习成分等问题的具体化。目前在国外的自主学习研究中,广为应用的自主学习测评工具有魏因斯坦等(Weinstein, 1987)的“学习和探究策略调查表”、宾特里奇等(Pintrich,1991)的“学习动机和策略问卷”、齐莫曼和马丁内兹-庞斯(Zimmerman$MartinezPons,1986,1988,1999)的“自主学习访谈表”和“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评定:教师用量表”。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自主学习方面向纵深方向拓展。北京师大裴娣娜等人主持了学习主体性研究,福建省的王永等开展了指导——自主学习研究。此外,我国的心理学者在引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一些自主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都作了初步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董奇等人的《自我监控与智力》、庞维国的《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等。国内对于自主学习的测评工具主要有庞维国的“中小学生自主学习量表”、董奇等人编制的应用于中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研究。2002年,谢家树编制了“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2004年,林毅、姜安丽研制了“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2005年,张卫等编制了“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可以说,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已出现了理论和实践、教育学和心理学双管齐下的局面,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

(二)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德立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4、《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主编赵国忠,南大出版社,2010年9月

1

5、《有效教学方法》,【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6、《化学教学论实践》,李广洲 陆真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 7、《课堂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李武南,电子书,2011年6月 8、《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作者:赵国忠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3

9、《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10、《学习心理辅导》,吴增强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1、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探索一条农村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途径新方法。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寻找适应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

3、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改变初中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倾向于依靠教师的帮助, 而不是自己主动采取措施。许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 习惯于 老师安排学习任务,“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非常淡薄。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观念势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本课题组成员的共识。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能靠自身的水平来进行,不能教条的强迫学生去学某些知识;教师只对学生学习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主动地得以实现。

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自主学习应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确立目标、确定学习内容、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控制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和进度、评价学习结果。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实践价值有: 1、通过开展自主学习,能够开拓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促进教育由管理型向养成型转变。

2、通过开展自主学习,能够开拓学生学科学习的空间,促进学习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因特网,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3、通过开展自主学习,能够渗透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