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季微观经济学复习训练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8:42: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弹性理论

考核点:

1、相关概念: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2、各种弹性的应用:如利用需求价格弹性解释薄利多销、谷贱伤农;利用交叉弹性判断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利用收入弹性判别奢侈品、必需品、低档品。 1. 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

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D、x和y是互补品

2. 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3.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

4.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知 5. 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I)是( )

A、EI<1;B、EI=0;C、EI<0;D、EI>0 6. 弹性是指( )

A、一种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因变量的变化; B、一种自变量的增长量而引起因变量的增长量;

C、一种自变量的百分比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的百分比变化; D、一种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因变量的变化量

用需求价格弹性原理说明“薄利多销”的使用范围。

厂商决定销售价格是否应该考虑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为什么?

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和小于1对其价格战略(采取降价还是涨价)将产生何种影响?

“谷残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

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作图说明)

第五章、第六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6

考核点:

1. 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2. 总效用、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图形等表示);需求曲线的导出;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恩格尔系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平移、旋转)。

3. 应用:如物以稀为贵等。

基数效用论

1. 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D、不一定 2. 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说明( )

A、随着对商品的消费量增加,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B、随着收入的增加,对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C、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D、随着对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3. 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4. 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最小;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5.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 6. 当效用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 )

A、达到最小;B、达到最大 ;C、为零 ;D、为正 计算:

某消费者具有效用函数U(X,Y)=XY,X和Y的单位价格均为4元,该消费者的收入为144元。试问:

(1)为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对X和Y的需求应该各为多少单位?(要求写出最优化方程,然后求解。)

(2)消费者的总效用是多少?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

(3)若X的单位价格上升为9元,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此时总效用为多少?

7

1212 (4)X的单位价格上升为9元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该达到多少? 序数效用

1.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2.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不变;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3. 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人数;D、货币的购买力

4. 假定X、Y的价格PX、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A、增购X,减少Y;B、减少X,增购Y; C、同时增购X、Y;D、同时减少X、Y

5. 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

6. 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 )

A、收入——消费曲线;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 7. 恩格尔曲线从( )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预算线 8. 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9.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商品的价格 10. 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B、商品Y的价格下降;

8

C、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D、商品X价格上升,商品Y的价格下降

11.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B、商品Y的价格下降; 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D、商品X价格上升

12.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是( )造成的。

A边际替代率递减 B边际效用递减 C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D边际报酬递减 13. 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

A、商品X的价格上升;B、商品X的价格下降; C、商品Y的价格上升;D、商品X和商品Y价格同时上升

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吉芬”矛盾。 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物以稀为贵”。

请画出正常商品(低档品、吉芬品)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

9

第7章 生产理论

考核点:

一、名词解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生产者均衡、生产者剩余 二、简答题

1. 单一可变要素:TP、AP、MP三者之间的关系(图形表示) 2. 单一要素生产的合理区域(第II阶段)及其解释(作图说明)

或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生产者通常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3.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4. 等产量曲线具有哪些特点? 三、选择题

1.生产的第二阶段始于( )止于( )

A、APL =0,MPL =0;B、APL = MPL ,MPL =0; C、APL = MPL ,MPL <0 ;D、APL >0,MPL =0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 B.平均产量呈减少趋势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4.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是Q=10L1/2K1/2(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B.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增 C.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减 D.企业处于内在经济阶段

5. 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不断增加,总产量( )。

A.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6. 如下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该在( ) A 3?L?7

B 4.5?L?7

APL MPL APL 0 3 4.5 L 7 MPL C 3?L?4.5 D 0?L?4.5

7.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