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0/6 21:50: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与管理
——D3呼吸道病毒检测系统的应用
1. 呼吸道病毒感染简述
长期以来,呼吸道疾病一直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为低下的婴幼儿以及老年人。病原体感染很容易使婴幼儿引发中耳炎、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如果未能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不及时、恰当地治疗,会进一步引发其他慢性疾病,严重的引发慢性肺炎,使病情加重。老年人患呼吸道感染后往往症状不明显,但后果严重。老人由于呼吸道感染而促发原有的旧病发作或加重,如患肺炎,可引起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或使糖尿病加重,引起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有的易引起中毒性休克、昏迷,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导致死亡。
一般来说,引起这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二)细菌,细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病毒少。一旦感染,症状多较严重,定位比较明显,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由细菌引起的儿童肺炎往往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病原体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可能在2-3天后咳嗽的症状会表现比较突出。在小于30岁的年轻人中,肺炎支原体是最重要的下呼吸道病原体。
呼吸道病毒一词并非是病毒分类学上的名称,而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首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造成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损害的病毒的总称。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毒引起的。
综上所叙,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引起的病情复杂,临床症状多样,主要危害婴幼儿以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时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病原体的准确诊断将变得十分重要。及时做出准确诊断,早治疗,这对感染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尽早发现疑似病例,快速确认病原,有利于对病原体流行性爆发的控制,以避免危及更广泛的人群。也可为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治疗及疫情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呼吸道病毒发病率、感染频率、及季节性
[2]
1. 不同年龄段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频率:
766.153.52.51.3发生频率(次/年)543210<1岁发生频率1-5岁5-9岁年龄20-39岁>60岁
2. 不同病毒的致病率
[2]
:
致病率4035302520151050病原体149844234RhinovirusCoronavirusInfluenza ABacteriaParainfluenza RSVAdenovirus%
值得注意的是:RSV,细菌,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是最大可能导致医生接触传染的病原体。而且,上呼吸道感染基本上都是病毒感染,细菌性感染非常少。 3. 季节性:
? 流感病毒感染发生高峰期在北半球一般是从11月到4月 ? 腺病毒出现在深冬到夏初
? RSV通常是在冬天到早春,持续5个月流行。 ? 副流感病毒爆发会持续一年。
2. 呼吸道病毒症状与体征表现的详述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咽部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要由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亦可由腺病毒、柯萨奇A组、B组病毒和埃可11型等病毒所致。副流感I型病毒感染在儿童中可引起痉挛性咳嗽,有大量分泌物,以致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塞、哮喘和呼吸困难。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幼儿中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紫绀和呼吸困难,患儿鼻翼扇动,吸气时肋间凹陷、呼气延长,病儿极度不安,呈缺氧和呼吸衰竭状,需及时进行抢救,病死率在1%~5%间。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3、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系由柯萨奇A组1~6、8、10和22型病毒所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3和7型引起,其它尚可有埃可、柯萨奇等病毒,多见于夏季,临床上可有发热、头痛、、畏光、流泪,乏力、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等全身症状,尤以咽炎和结膜炎为其特征,多见于儿童。此外,以腺病毒8型为主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夏季多见,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常为感染场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頜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6、毛细支气管炎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I~Ⅲ型、腺病毒、流感病毒及68型肠道病毒引起。病儿先有上感症状,发热可达38~40℃,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病情加重。体检时背部可闻细湿罗音。 7、肺炎
可由多种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以及某些肠道病毒等引起。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巨细胞病毒(cMV)所致的严重肺炎有所增加。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8、流行性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