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下)期末练习语文试卷(J)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3:11: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下)期末练习语文

试卷(J)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写作,要有语言创新意识。常用的汉字只有两三千个,但是如何 应用却没有止境。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才有可能让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在我们读过的作品中,有些词句的妙用让人 ,有些语言的精美令读者 ,成功的表达无不体现了作者的创新精神。 A. 糅合 拍手称快 刻骨铭心 B. 糅合 拍案叫绝 耿耿于怀 C. 组合 拍案叫绝 刻骨铭心 D. 组合 拍手称快 耿耿于怀 【答案】C

【解析】(1)糅合:搀和;混合。组合:作为名词,指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结合成的整体;作为动词,是指组织成整体。第一空是说把汉字结合成文章,汉字无法搀和、混合,应用“组合”。

(2)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可用于对某人的言语或佳作等。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第二空是在赞赏有些词句用得妙,应是“拍案叫绝”。

(3)耿耿于怀,成语,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刻骨铭心:铭,把文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物上。像镂刻在骨头和心上,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第三空是说语言精美让人印象深刻,应用“刻骨铭心”。 故选:C。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积累常见的近义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 下列诗句与“残雪压枝犹有橘”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鸿雁悲鸣红蓼风 B. 蛛网添丝屋角晴 C. 田园荒尽尚征苗 D. 冻雷惊笋欲抽芽 【答案】D

“残雪”是定中短语,“犹有橘”是动宾短语,【解析】从结构上来看,与“冻雷”相对,与“尚

“残雪压枝犹有橘”写的是冬去春来之景,征苗”“欲抽芽”对仗工整。从内容上来看,与“冻

雷惊笋欲抽芽”内容相关。 故选:D。

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对联的结构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个部分构成.上联是出句;下联是对句,横批与上、下联紧密相连,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上、下联的思想.对联的基本规则,概括地说,是八个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联的基本规则:

(1)对仗工整.对仗工整的要求是四点:一是上下联的字数相等.一幅对联出句字数

第1页,共12页

的多少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是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六字、七字,甚至几十个字都可以,但两边的字数必须相等,决不能一多一少,否则就不叫对联.二是两边的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介词对介词….三是两边的句式结构相同.如主谓桔构式、动宾结构式、复句结构式等,上下联的句式结构必须相同,不能更改.

(2)平仄协调.平仄协调是对联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即平声对仄音,仄声对平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对联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情形.对联的平仄协调还有一条重要规则,那就是:不论是平起式还是仄起式,上联的句脚必须为仄音,下联的句脚务必为平音.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9月28日,国家图书馆发布新闻,同时启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与“中华古籍资源库”两个客户端,服务于大众阅览与学术研究.

它原本是古人的一种酒令,B. “飞花令”是本季中国诗词大会新增的特色答题模式,

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C. 今年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开展了“走进经典,师生共读”的读书活动.

D. 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要听从老师的指引意见,同时也不能不发挥学习计划在统筹学习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B

【解析】A表意不明,歧义,是“发布新闻的同时启用”还是“同时启用两个客户端”,不明,改成“这两个客户端”; B正确;

C项,搭配不当,“今年”和“读书日”不搭配,改成“今天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

D结构混乱,“发挥学习计划在统筹学习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句式杂糅,“发挥??的作用”和“在??方面起到作用”两者取其一。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表意不明具体表现. 1、歧义现象,即一句话具有多种解释从而让人不好把握的现象.例如:(1)我要热汤. “热汤”,既可理解为一种东西(结构为偏正关系),又可理解为一种行为(结构为动宾关系).

2、指代不明现象.例如:刘明和张君久别重逢,异常亲切,他马上给他点上一支香烟. 到底是谁给谁点烟,因两个“他”指代不明而无法确定.

4. 高二学习了唐诗宋词,恬恬的作文里常常会引用诗词,请你选出她引用不当的一项

( )

成了每一个知识分子的骨子里都难以割舍又无法共存的矛盾双方,A. 入世与出世,

“永忆江湖归白发,于是大家的心里便都装了一个范蠡,欲回天地入扁舟”,要功名,

但不居禄位,既完成了儒家的积极用世,又实现了身退之后的江湖逍遥.(恬恬习作《我们究竟追求什么?》)

B.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江南早春,常州人的赏心乐事便是到红梅公园赏梅花了.(恬恬习作《晋陵春早》)

C.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走进焦溪古镇的翠冠梨园,春天的柔美与纯真扑面而来.(恬恬习作《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D. 公务员应该是有职业担当的,你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你自己,而是天下;有良

第2页,共12页

知的官员当是“邑有流亡愧俸钱”,当是“只为苍生说人话”.(恬恬习作《公职的担当》) 【答案】C

【解析】A.引用正确。 B.引用正确。

C.引用有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冬天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美景,引用不当。 D.引用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简明是指语言的简洁、明晰,即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所必须表达的全部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罗嗦,无歧义.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在某种特定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效果不好. 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

用词要妥当;根据不同语体,选用适当的语言; 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与之相适合的语言; 区别说话对象,选用不会让人反感的语言; 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得体的语言.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 , , , , ,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②以少量的语言③让微情妙旨④言尽而意不尽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⑤①③④ C. ③⑤①④② D. ③④②⑤① 【答案】C

【解析】文段说明了对诗歌语言的要求,即简单精炼而又意味无穷。

对诗歌语言的要求,是它在文字上要简单精炼,但是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意义。③是情感,⑤中的“笔墨”,是指语言。诗歌的情感应该以语言为载体,故③⑤紧密相连,据此可以排除ABD.文段最后提到“隐括最丰富的意义”,隐括最丰富意义的应该是语言,故空格处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是②。 故选:C。

本题考查语言衔接与表达连贯的能力,做题时,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大处着眼、小处探究,重在整体把握,然后逐一击破.

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第3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