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实施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9:41: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10501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一、概况

1、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

10501工作面位于主井右侧(面向井底),与井筒留有35m保护煤柱,东南侧距风氧化带60m,西南侧距风氧化带180m,西北领10502采面,未回采。

工作面走向平均长约470m,倾斜均宽115m,面积54050平方米。煤层底板标高+1435m~+1485m。对应地面标高+1470m~+1545m。

2、煤层

本工作面主要开采M5煤,产于P3l上部,上距P3c底界17.24~31.73米, 平均26.60米, B1标志层为其顶板,下距B2标志层顶界1.89~6.85m,平均5.13m,层位较稳定,呈层状产出,厚1.00~2.87米,平均厚1.92米,煤层厚度标准差0.40米,变异系数20.60%,在矿区范围内全区可采,点状可采率100%,可采区面积2.8124Km2(平面积),面状可采率100%,煤层厚度变化较小,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二、工作面地质构造

在掘进10501运输巷、回风巷期间,遇到5处断层,因工作面以南F5断层,在工作面回采推进过程中可能有瓦斯涌出现象,另外顶板岩溶水通过导水断层流入巷道,为采面回采带来一大隐患。

.

.

采面断层一览表

断层编号 断层位置 断层性质 倾向 倾角 落差m 对采面影响 F10501-1 10501运输巷开口位置 正断层 294 65 0.6 影响小 F10501-2 10501运输巷251m 正断层 310 62 0.5 影响小 F10501-3 10501运输巷350m 正断层 295 61 6 影响大 F10501-4 10501回风巷97m 正断层 271 65 0.5 影响小 F10501-5 10501回风巷340m 正断层 272 67 0.6 影响小 .

.

三、水文地质情况分析 (一)主要含水层: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分布零星,多在溪谷及山麓地带分布,多为冲积层、坡积层和残积层,岩性为含砂砾粘土、亚粘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及高压缩性,厚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缓坡及沟谷地带,厚0~20m。该层厚度小,一般不含水,具弱透水性,未见泉水出露。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岩溶裂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西部,主要为灰色以薄~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夹钙质泥岩、泥岩薄层,厚度260~390m。矿区内地势较高,未见泉水出露,地表调查中见7个岩溶点出露,均为岩溶落水洞,洞口标高为1410~1494m。矿区内揭露该层的钻孔有5个,其中有2个钻孔见溶蚀现象发育,占揭露钻孔的40%,全层溶蚀裂隙率为1.4%,未见溶洞及间断性裂隙发育,钻孔在溶蚀裂隙发育段冲洗液表现为全部漏失。该层地下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补给条件较好,岩溶较为发育,富水性中等至强,地下水总体上由北向南迳流。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

出露于矿区中部,主要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细至中晶灰岩,含泥质条带及燧石团块;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灰岩。厚13.93~24.15m,平均厚20.21m。调查泉水点1个,流量为0.022L/S,标高为1489m。10个钻孔中共有7个钻孔揭露该层,其中4个钻孔见溶蚀现象,全层溶蚀率为1.6%,在ZK302钻孔中见一溶洞发育,洞高2.17m,溶洞发育标高为1399.55~1397.38m。地表调查未见岩溶发育。该层地表岩溶不发育,厚度薄,补给条件差,总体来说富水性弱。

4、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含水层

大面积出露于矿区西南及东部地段,为浅灰、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细~中晶灰岩,局部含白云质灰岩及含燧石结核及眼球状泥质条带,层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