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辅导材料(含答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1:58: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部分 内容分析

一.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分类 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民事制裁 法律制裁 刑事制裁 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警告、罚 款等) 行政处罚(警告、记过等) 违宪责任

二.归责和免责 归责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 因果联系原则 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 责任自负原则 公正原则 免责条件 时效免责 不诉免责 自首、立功免责 有效补救免责 协议(意定)免责 自助免责 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三。法律责任的本质 违法行为何以发生 法律责任的目的 道义责难 再社会化 规范评价 道义责任论 违法者的自由意志 社会责任论 社会的客观条件 规范责任论 法律规范 责任有无、大小依法而定 行为-损害后果 责任性质、种类、轻重-行为-损害-主观恶性 违法行为人本人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诉讼时效 “告诉才处理”、“不告不理” “私了”:仅适用于民事违法行为 例如考虑到赔偿义务主体的经济能力 违宪制裁(撤销、罢免)

第二部分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互为因果 B. 法律责任就是法律制裁

C. 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实现的重要方式

26

D. 法律责任是结果,法律制裁是前提

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归责原则的是( D )。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因果联系原则 C. 责任自负原则 D. 司法独立原则

3.劳动教养属于( B )。 A. 刑事制裁 B. 行政制裁 C. 民事制裁 D. 违宪制裁

4.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中共同适用的惩戒措施是( D )。 A、罚款 B、开除 C、拘留 D、警告 5.意定免责适用于( B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违宪行为 6.“行为人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中“法律责任”的含义是( D )。 A.行为人的某种法定职责

B.行为人有义务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 C.行为人对其行为所负有的某种法律义务

D.行为人对其行为应当承担的某种不利法律后果 7.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制裁的是( D )。 A,拘传 B,拘役 C.罚款 D.赔偿损失 8.“赔偿不超额”体现的是归责法律原则中的哪项原则( C )。 A.责任法定原则 B.因果联系原则 C.责任相称原则。 D.责任自负原则 9.违法行为的发生不是由行为者自由的意志,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而只能根据行为人行的环境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来确定法律责任的有无和重轻。此种观点属于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理论?( D )

A、规范责任论 B、历史责任论 C、道义责任论 D、社会责任论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律制裁可以分为( ACD )。 A. 民事制裁 B. 财产制裁 C. 刑事制裁 D. 违宪制裁

2.根据行政违法的社会危害程度、实施制裁的方式等不同,行政制裁可分为( ACD )。 A. 行政处分 B. 刑事处罚 C. 行政处罚 D. 劳动教养

27

3.责任法定原则要求C( AB )。 A.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罚 B. 法不溯及既往 C. 罪刑法定主义 D. 无罪推定

4.法律责任的责任方式可分为( AB )。

A.补偿性方式 B.制裁性方式 C.警告性方式 D.惩罚性方式 5.按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 ABCD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违宪责任 6.行政责任大致可以分为( AC )。

A.一般公民、法人违反一般经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B.无过错行政责任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D.司法赔偿责任

7.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中的“损害事实”,包括对( AB )的损失和伤害。 A.人身 B.财产 C.精神 D.前述三项兼而有之 8.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ABCD )。

A.责任法定原则 B.因果联系原则 C.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 D.责任自负原则9.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 ABC )。

A.时效免责 B.不诉免责 C.自首、立功免责 D.自助免责 10.有关法律责任的本质,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ABC )。

A.法律责任是统治阶级通过法律对违反秩序的行为给予的负面评价 B.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人的自由意志有关 C.法律责任也是社会对个别人的强制

D.法律责任的惟一目的是使违法人再社会化 11.违宪制裁的方式是( AB )。

A.撤销规定 B.罢免人员 C.赔偿 D.罚款 12下列哪些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被免除。(BCD ) A.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 B.在刑事案件中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嫌疑人 C.在刑事案件中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的犯罪嫌疑人 D.自诉案中原告没有告诉的,被告之责任可以被免除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三、论述题

简述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

28

;第八章 法律演进

第一部分 内容分析

一.法律的起源 原因 经济原因 政治原因 一般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和劳动分工的出现(决定性因素和根本原因) 私有制、阶级及其对立现象的出现 法律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法律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 法律由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

二.法律的历史类型 古代法 资本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 不同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不同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 奴隶制法 最早出现的剥削阶级类型法 封建制法 资本主义法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本质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革命

三.两大法系的概况比较 其他名称 历史基础 分布范围 大陆法系 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 罗马法 欧洲大陆国家(北欧和独联体国家出外)及曾做过这些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法制近代化过程中向欧洲大陆国家借鉴的国家和地区 英美法系 普通法法系、英国法系、判例法系 英国判例法传统 英国及曾做过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29

四.两大法系的区别 法律渊源 法律结构(法律表现形式) 法官权限 适用法律技术 诉讼程序 大陆法系 制定法 法典形式 英美法系 制定法、判例法 单行法;判例汇编 较小:适用法律而不创造法律 演绎法:首先考虑制定法,将之适用于具体案件 纠问式 较大:既可适用法律也可创造法律 归纳法加演绎法:首先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所包含的法律规则适用于本案 对抗式 20世纪以来,差别在缩小,融合在发生,但是差别仍将长期存在。

第二部分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根本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文化因素 D. 地理因素

2.最早的法律形式是( A )。 A. 习惯法 B. 成文法 C. 判例法 D. 制定法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法律的产生在国家之后

B. 法律的起源完成于奴隶社会的早期 C.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

D. 原始习惯没有国家强制力

4.普遍法法系中的普通法指的是( A )。

A、英国历史上的普通法 B、德国的普通法 C、流行欧洲的罗马法 D、法国民法 5.民法法系的发展是以( C )为基础。

A、普通法 B、判例法 C、罗马法 D、衡平法 6.大陆法系中,( C )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A、习惯法 B、判例法 C、制定法 D、国际条约 7.英美法系,是以英国( B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A、私法 B、普通法 C、衡平法 D、宪法 8.下列有关法系的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

A、法系只是西方学者按照法的历史传统或在法结构与法技术有相同特征而对法所作的一

30